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9 道试题
1 . 1961-1963年,美国新闻署先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斯大林格勒以及华沙、贝尔格莱德等城市多次举办“美国塑料”“美国艺术”“美国医药”“美国通讯”“美国科技图书”等展览,超过700 万人参观了上述展览。美国新闻署举办展览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与苏联合作共同应对多极化的冲击D.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2022-03-20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模拟演练卷福建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向日本大学积极推广美国研究,主要通过圆桌学术研讨会、向日本大学派遣美国学者和招收日本学生赴美攻读美国研究生学位的方式进行。美方还向日本大学捐赠了一系列关于美国的教材和读物。这一政策(     
A.旨在进一步强化美日两国间文化交流B.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美日国家关系强化
C.推动战后日本经济快速走向复兴繁荣D.推动了日本国家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3 . 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A.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B.美国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的加剧D.美国经济制裁的数量持续增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6年,美国国务卿发表演说,批判一些国家的政治中立,宣称“自由世界比以往更强大,和平比以往更有保障”,大部分美国政要也认为国家在政治上选择中立是负面行为。美国由此积极敦促中立国加入联合国,要求它们配合所谓“自由世界”的战略。材料表明(     
A.联合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B.合作共赢成为世界共识
C.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
2024-04-23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2年,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说:“现在全世界都感到不安,期待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宣布我们的协议,宣布冲突已根本消除,这对各国人民来说将是最大的愉快。”赫鲁晓夫旨在协商解决的是(     
A.“柏林墙"问题B.古巴导弹危机
C.北约与华约对峙D.越南战争困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表示:“虽然联邦德国(如图)融入了欧共体,民主德国加入了经互会,两者都志在推动各自阵营经济集团化。但两个德国间的贸易没有关税边境”。在联邦德国的坚持下,原产自民主德国的货物也可直接进入欧共体市场,也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联邦德国此举(       

A.顺应了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B.是冷战困局中国家统一出路的探索
C.避免了“冷战”对德国经济冲击D.为了抵制战胜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2024-03-28更新 | 33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认为,女性解放运动是与无产阶级运动同步进行的,女性运动是天然反殖民主义、反资本主义的。美国人则强调只有在西方模式的“民主”制度体系下,女性权力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这表明(     
A.国际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重视B.经济差异影响学术观点
C.女性主义诠释渗透冷战意识D.美苏争霸重心发生转移
2023-02-08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2年建立的“美国之音”在二战后成为美国政府向苏联民众宣传的主要工具,不仅推广美国生活方式,更宣扬“自由世界”原则。从1949年开始,“美国之音”在乌克兰、立陶宛等地用当地语言广播。由此可见,“美国之音”(     
A.建立初衷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B.主导了“自由世界”宣传工作
C.推动了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发展D.逐渐发展成为一柄“冷战利器”
2023-06-21更新 | 303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地处冷战前沿地带的西欧,在重建福利体系时所要考虑的并非是福利的本质,而是要和华约国家争夺道德制高点……由此带来的就是目前欧洲福利泛化的问题……”这反映了
A.福利国家的发展给西欧各国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B.东西方冷战是西欧各国建立福利国家的重要诱因
C.意识形态对抗促使西欧各国福利国家畸型化发展
D.不同社会制度竞争推动西欧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22-05-07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长期以来,苏联领导人认为奥运会"使工人阶级脱离了阶级斗争",因而对此并不热衷。1952年,苏联在第十五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榜第二名的成绩,此后苏联政府便高度重视自身与美国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竞争,大力支持苏联申办奥运会的工作。这一变化(     
A.可说明美苏冷战波及体育领域B.有助于丰富苏联工人业余生活
C.表明奥运会深受意识形态影响D.得益于美国“和平演变”的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