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9 道试题
1 . 1959年7月,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会上最吸引苏联民众眼球的是控制随机存取法电脑,它能够回答近4000个预设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美国梦到底是什么?”电脑回答:“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美国人崇尚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享有普遍的选举权。”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意识形态宣传是冷战的重要方式
D.美苏争霸重心转向科技领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0年秋,当联合国召开第15届大会时,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印尼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五个主张不结盟政策的国家首脑,联合提出方案,要求美苏两国举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首脑会议。19612月,铁托访问非洲九国,为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游说。埃及首先响应,并于4月在开罗就召开首脑会议的预备会议达成协议。苏加诺和尼赫鲁先后表示赞成,于是以四国首脑的名义邀请不结盟各国出席开罗预备会议。6月,20个国家参加了预备会议,决定同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预备会议讨论了邀请参加首脑会议国家的范围,制订出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五条基本标准

一、与会国必须米取或赞成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

二、与会国必须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三、与会国不参加大国之间以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

四、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以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

五、与会国不得为大国间的对抗提供军事基地(与会国对大国提供军事基地时,不得以大国间的对抗为背景)。

——据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1959-19698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并分析其影响。
2022-05-14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195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巴黎筹办了一个被称作“美国节”的大型艺术节,艺术节上演的作品,几乎都是被“斯大林分子”和苏联美学家贬为“形式主义”“颓废”和“腐朽”的作品。这反映出当时
A.冷战已扩展到文化领域B.西方艺术文化成为主流
C.文化差异导致冷战兴起D.苏联思想文化腐败严重
4 . 20世纪50年代,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领袖曾受邀访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访问印度时表示,希望共同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增强相互了解。美国全国学生联合会闻风而动,于1956年初策划了“外国学生领袖计划”。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世界青年的交流与合作B.扭转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
C.维护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D.强化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2023-03-1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肯尼迪就任总统期间(1961-1963年),在资金方面,对亚洲投入了35.74亿美元;在人才方面,新组建了“和平队”,派遣志愿者到发展中国家以“帮助所在国满足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援助方面,对东南亚国家由单纯的军事援助变为“贸易加援助”。这些措施旨在(     
A.改变与苏联争霸策略B.强化控制“中间地带”
C.扩大马歇尔计划影响D.逐步加强“和平演变”
6 . 1957年初,美国国防部与负责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的“杰米·汉迪”公司签订合约。该公司很.快策划出一套系列宣传片,名为“为自由而战”。宣传片的主题涵盖挑战(共产主义)、宗教、经济秩序、教育、公民、社会秩序、法律和规则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美国借助广告推销本国产品B.美国借助商品渗透冷战思维
C.美苏间意识形态外交白热化D.冷战对峙完全渗入民众生活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双方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各自的社会制度推行到被解放的国土。冷战之所以爆发,也源于美苏两种不同对外战略构想,美国的全球扩张和苏联的保障安全体系的碰撞。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无力单独与苏抗衡,于是英国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企图促使美国承担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苏联的扩张。

——摘编自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曰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的成因。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的基本态势。
(2)指出材料二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8 . 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别变化。自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据此可知,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西德政府的策略得当B.德意志民族要求统一
C.东欧剧变的有利环境D.平衡大国获取了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苏联政治讽刺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所绘制的漫画《美国式“合作”》。这可以用来说明(       
A.欧洲成为美苏争夺焦点B.北约促成了战后西欧的联合
C.西方阵营内部矛盾初显D.苏联积极争取中间地带支持
10 . 1959年1月,苏联派出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访美。两个月后,赫鲁晓夫成为首位出访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并且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会晤,就核军备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所谓“戴维营精神”。这一时期的苏联访美(       
A.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B.开始形成美苏平起平坐局面
C.导致了美苏攻守势态的转换D.缓和了冷战的国际紧张局势
2023-06-21更新 | 24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