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
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
C.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D.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
2 .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了”“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出于美苏“冷战”对抗的需要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
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拉拢印度与中国展开对抗
3 . 《全球通史》指出:“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此局面开始于
A.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B.1967年欧共体形成
C.1993年欧盟的出现D.2002年欧元发行
4 . 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5 . 下列四幅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A.既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
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
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美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共有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加强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北约成立时只有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12个成员国。

——摘自《历史学习》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北约组织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表现之一,请问还有哪些表现
(2)材料二提到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3)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两极格局及美苏争霸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欧洲。欧洲是冷战的最前线,也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战场。战后欧洲由于实力的严重衰弱,不仅丧失了传统国际体系中心地位,更失去了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力量地位。传统的英法德等欧洲强国衰落,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兴起,欧洲逐渐在意识形态上分立。两极格局形成后,欧洲在地理空间上以德国中部为界限被一分为二,“两个欧洲”在美苏主导下截然对立,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自身安全的极大威胁。安全上的需要、经济上的依赖使得东西欧不得不选择依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沦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摘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材料二戴高乐充分意识到了托管或肢解德国的设想已成过去,在冷战格局中,法国只有面对现实。战后欧洲大陆各国积极谋求欧洲统一,这就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利用欧洲统一的框架来制约西德。法国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获得了西德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法国当骑士,西德当战马的两厢情愿的结局。1963年,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从此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巴黎—波恩轴心”时代。

——摘自《二战后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所面临的形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戴高乐主张法德和解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和解的意义。

8 . 下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赛的一幅漫画《马歇尔计划的开张》,漫画旨在说明

A.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断膨胀B.西欧各国经济走向崩溃
C.西欧渴望美国的经济援助D.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9 . 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A.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B.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D.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10 . 某校历史学习社团围绕“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的新变化”分组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一组:主要任务是探究“国际格局新变化”,以说明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

(1)请你在②③处补充“形成对峙”的重要史实。
示例:①“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④⑤处补充“激烈对抗”的重要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组:主要任务是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历程,得出结论“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
(2)小组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认识之一是“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从单独反抗到国际合作,从部分参加到广泛参与”。与此结论相对应的典型历史事件是_______(单选)
A.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
C.五四运动——抗美援朝D.国民革命——解放战争

三组:主要任务是探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以下为摘选的一张简表。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94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1953195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四组:主要任务是探究“中国与当代世界变局”,该组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3)综合以上小组探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变化与世界变化关系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素养评级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