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45-2004年法国民意调查:“你认为1945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法国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B.英法关系持续恶化的表现
C.冷战思维导致的恶果显现D.美国对法国控制不断强化
3 . 如表为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生产情况统计。这些变化
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情况(%)
年份型号美国日本欧共体全世界合计
19784K87130100
198216K61345100
198464K38584100
1986256K15821100
19881M5913100

A.加剧了美日之间贸易摩擦B.促使“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使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D.使世界科技重心向日本转移
4 . 下侧为欧洲共同体部分项目共同财政支出统计示意。据此推断,对当时欧共体的合作解读正确的是
A.缩减社会保障规模B.加大农业领域协作
C.重在政治经济一体化D.统筹应对经济“滞胀”
5 . 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美国欧共体日本
1965 年200370069860031757091290
所占比(%)10034.8815.854.56
1973 年23112566625989962557624214204
所占比(%)10027.0827.0618.23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指出其对当时经济格局的影响。
2020-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
7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词汇提及次数
1988年1993年
《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
西方46144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
西方3687
《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
西方7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9 .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
自由世界183111
西方82231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C.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三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美国欧共体日本
1965年200370069860031757091290
所占%10034.8815.854.56
1973年23112566625989962557624214204
所占%10027.0827.0218.23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指出其对当时经济格局的影响。

材料四   


(4)材料四图一反映了二战后的哪一国际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5)材料四图二反映了当今国际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019-04-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能力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