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1 . 苏联作家西蒙洛夫1946年创作的戏剧《俄国问题》,描述了美国的“帝国主义分子、政客以及报界的巨头试图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1947年5月该剧在德国苏占区上演。之后,苏联和西方强国之间在德国占领区彼此禁演对方的剧目。这一现象
A.是德国开始分裂的标志B.揭示了美苏冷战的原因
C.体现文化对抗取代政治斗争D.反映了美苏冷战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72年美苏达成一项7.5亿美元的信贷协定,内容为美国为苏联提供5亿美元贷款,苏联则在今后3年内购买美国谷物,最终美苏之间达成了3000万吨粮食协议。后来苏联继续向美国提出购买粮食,美国提出与两国之间“中导条约”的谈判挂钩,苏联被迫销毁射程在500至5500千米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这表明
A.苏联未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B.粮食安全成为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C.苏联经济严重依赖美国D.美苏结束了激烈对抗的局面
3 . 1964年,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69年,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勃兰特上台后主张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这能够反映(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被冲破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C.国际社会主义影响力扩大D.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
4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仅25年,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一变化(  )
A.说明新的力量逐渐走向联合B.源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标志着世界政治新格局形成D.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2021-10-25更新 | 54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5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国家情况示意图。下列项中,关于推动 199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因素,最为密切的是(     


A.中非合作论坛的促进B.中苏两国建交的推动
C.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变D.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
6 .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2019-01-30更新 | 188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第8单元 综合训练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示意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变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021-03-20更新 | 559次组卷 | 22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检测试题
9 . 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
2017-08-04更新 | 192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1第八单元 综合训练
10 . 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这一议程的调整表明
A.欧洲不再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B.亚洲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核心
C.美国和苏联实力强大D.成立联合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事项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