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东欧民众在评价东欧剧变之前的社会时说到:“过去那种‘领袖们’向‘普通老百姓’指导应当如何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帮助普通老百姓’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由此可知,东欧在这一时期(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B.国家主权受到苏联威胁
C.封建专制制度尚未解体D.体制僵化引发民众不满
2022-07-14更新 | 816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从切身安全利益出发,与美国对抗苏联的政策拉开距离,对苏谋求以缓和代替冷战。英国放弃了二战后以美苏特殊关系为中心的“三环外交”,将外交重心转向欧洲,于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
A.美苏冷战的缓和B.西方阵营的分化
C.美国霸权的丧失D.两极格局的解体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治家让·莫内提出将德国的煤钢产地鲁尔区、萨尔兰交由法国支配,以便让法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美国反对将鲁尔区自德国分出。1950年5月,法、美两国发表了由莫内起草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资源为基础,把西欧国家各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共同管理“联营”。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69年,21个拉美国家在智利召开会议,讨论拉美与美国间不平等经贸关系的问题,强调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合作不能附带政治和军事条件等原则。1975年,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成立,以协调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共同立场。70年代到80年代初,拉美的国际关系学界围绕拉美国家的核心关切——“自主”来构建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了自主理论。

       ——摘编自赵晖《拉美本土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理论及其评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煤钢联营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主理论兴起的背景。
2023-04-21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90年代,在学术思潮上,西方世界所推出的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致使普世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时间占据着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动B.西方的霸权体系开始形成
C.全球经济重心出现转移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5 . 二战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对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广播。这些电台的任务是“鼓励同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进行建设性对话”,其广播“内容集中于苏联和东欧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由此可见
A.苏联和东欧国家广播技术比较落后
B.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
C.大众传媒已经沦为政治宣传的附庸
D.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
6 . 1950年,美国主持成立“自由欧洲委员会有限公司”,拨出1000万美元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在短短几年里建立了29个播送站,用16种语言广播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美国此举意在
A.推进实施马歇尔计划B.抵制共产主义
C.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D.加强国际交流
7 . 1961-1963年,美国新闻署先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斯大林格勒以及华沙、贝尔格莱德等城市多次举办“美国塑料”“美国艺术”“美国医药”“美国通讯”“美国科技图书”等展览,超过700 万人参观了上述展览。美国新闻署举办展览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与苏联合作共同应对多极化的冲击D.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2022-03-20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测试历史试题
8 . 1975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比1974年秋提高4倍,而在1974年至1975年苏联售给东欧的各种石油产品的单价实际只增长了87%。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转而加强发展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石油贸易,以至于削减对东欧的石油出口。这表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B.能源贸易着眼于政治利益
C.石油输出服务美苏对抗战略D.将欧洲地区视为冷战重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2年,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说:“现在全世界都感到不安,期待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宣布我们的协议,宣布冲突已根本消除,这对各国人民来说将是最大的愉快。”赫鲁晓夫旨在协商解决的是(     
A.“柏林墙"问题B.古巴导弹危机
C.北约与华约对峙D.越南战争困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表示:“虽然联邦德国(如图)融入了欧共体,民主德国加入了经互会,两者都志在推动各自阵营经济集团化。但两个德国间的贸易没有关税边境”。在联邦德国的坚持下,原产自民主德国的货物也可直接进入欧共体市场,也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联邦德国此举(       

A.顺应了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B.是冷战困局中国家统一出路的探索
C.避免了“冷战”对德国经济冲击D.为了抵制战胜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2024-03-28更新 | 33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