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严厉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的行径,勃列日涅夫回复卡特:苏军进入阿富汗是应阿富汗政府的邀请,以抵制长期以来在阿富汗发生的外部侵略行为。美国随即采取高科技、粮食等禁售制裁苏联的行动。这表明该时期(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B.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C.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D.美国肩负大国担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通过切实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质量,稳步走向世界,致力于更加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有人热衷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相关杂音不时花样翻新,如“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输出模式论”“债务陷阱论”“建立势力范围论”“经济掠夺论”“另起炉灶论”等等。

——摘编自阮宗泽《“一带一路”:塑造共享的21世纪》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一带一路”“杂音”中的某一个观点简要评说。(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2022-07-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粮食援助最早始于19世纪初,是由美国提供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都是国际粮食援助的主要提供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对西欧国家的援助,积极扩展其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与苏联展开争夺,此外在广大的“中间地带”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和投资途径,维护其霸权利益。二战结束后几乎历届美国政府都相信,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出口率,可以转变为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粮食援助作为一种“武器”,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

——据韩建刚《二战后美国的粮食援助政策浅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掀起“绿色革命”,这一“革命”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显著提升,其中农作物品种改良对于产量增加的贡献率可达50%—60%.这极大地缓解了全世界范围内因人口快速增长而引发的粮食危机。然而,如何养活21世纪中期将近百亿的人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既要不断地增加农业产量,保障粮食供给,又要减少资源投入和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新“绿色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不容回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摘编自傅向东《绿色革命-人类的自我拯救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利用“粮食武器”为其战略利益服务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绿色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
4 . 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任何公开推翻中国政权或把东欧从苏联控制之下拉开的企图都将导致全面战争,比较可取的方针就是等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变化。杜勒斯意在说明
A.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需伺机而动
B.两大敌对阵营的对峙局面在形成
C.中苏结盟关系给中国带来困境
D.冷战会导致社会主义阵的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