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的这次演说
A.确立了以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
B.宣示了力主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C.揭开了美国及其盟友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D.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2 . 在博弈论中,有时会用“边缘博弈”来表示一种特殊的胆小鬼博弈;双方在尽量对自己有益的情况下避免双输局面。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这一“边缘博弈”的典型体现。这次危机反映出
A.古巴是美苏争夺的战略要地
B.美苏全面冷战正式开始
C.美苏博弈中苏联的优势地位
D.双方既斗争又相互妥协
2018-01-11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二高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否则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一言论
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导致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C.直接促成了马歇尔计划
D.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强制拆解工业设备,对战胜国进行赔偿等压制措施。1948年后,美国则采取减免战争赔偿,将拆解的设备发还日本,提供生产所需物资和资金等扶持措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亲日派执掌政权B.意识形态斗争加剧
C.日本的战略地位提高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农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经济复苏的兆头。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与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扬《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6 . 在中东、美国拥有放大的海空军基地,为了让朋友放心,并威胁竞争对手;在东亚,美国海军把太平洋当作一个“美国的湖”,保证航运自由并让盟友安心;在欧洲,美国的军事支出占北约全部支出的75%。这一现象
A.说明美国保卫世界和平
B.是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体现
C.是两极格局终结的产物
D.表明多极化格局趋势严重受阻
7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016-11-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8 .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公开演说,认为没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为此,他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提出遏制苏联的理论;3月5日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斯大林演说对遏制理论、“铁幕”演说产生了影响
B.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导致了“冷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C.丘吉尔“铁幕”演说向苏联发出了“冷战”的信号
D.国家利益才是导致二战后美苏激烈斗争的根本原因
9 . 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意味着(   
A.法德历来是欧洲自强合作的典范
B.法德两国关系从战争转为和平
C.法德合解的目的在于与美苏抗衡
D.法德两国的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10 .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2016-11-27更新 | 64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四中2019届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