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是由于
A.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B.美苏之间冷战有所缓和
C.华约国家离心倾向加剧D.苏联完全放弃了霸权政策
2020-04-13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通过美国之音等媒体对外宣传,将美国塑造为一个“富裕、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国家”,“美国梦”、“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观念”不仅是美国的,而且是普世的。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展示自身建设成就B.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C.强化美国国家意识D.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影响
3 .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此材料说明“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思想是
A.马歇尔计划B.局部战争C.杜鲁门主义D.和平演变
4 .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持谨慎态度
B.欧洲共同市场政策缺乏对英国的吸引力
C.英国探讨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可行性
D.英国担心加入欧洲共同市场丧失独立性
5 . 二战后的日本对美国文化表现出全接纳的心态,同时对美国的文化外交以传播纯日本传统文化为主;针对东南亚,则以技术援助为主,同时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展示日本工业文明成果。日本这些举措意在
A.强化日美同盟关系
B.重塑日本国际形象
C.推进经济文化交流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19-08-24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开学考历史试题
6 . 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并敦促西欧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起草西欧各国四年内资源和需求的总报告、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旨在建立以美为首的西方阵营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建立
C.消除了西欧受援国之间的矛盾
D.成为西欧走向统一的主要动力
2019-08-2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开学考历史试题
7 .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主要是指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C.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届的政治控制
8 .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2018年9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总编吉密欧专访。吉密欧问道:关于“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想必您也多次听说这种类比。虽然中国政府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能同马歌尔计划相提并论,但许多人还是坚持有类似之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同样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也是和平时期实施的计划。它们难道没有类似之处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请你作一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体现家国情怀)
9 . 1960年苏联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中经互会占了74%,到1963年这一比值猛增到84%。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封锁政策
B.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巩固壮大
C.中国与苏联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D.经互会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