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
C.合作共赢成为各国共识D.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
2022-06-27更新 | 815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小明同学要制作以“美苏冷战”为题的展板,可利用的材料是
A.欧洲集体安全政策B.慕尼黑协定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马歇尔计划
2021-08-13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艾森豪威尔主义”“巴格达防务条约”等把西欧、中东、南亚和东南亚各国都纳入自己的对外战略体系之中。这表明
A.二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冷战格局下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
C.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D.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遭到削弱
4 . 下图漫画
A.肯定了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思路
B.批判了日本历史教育中政治导向
C.批评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反思
D.讽刺了日本教育对法西斯的美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1948年到1949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A.杜鲁门主义实施B.联邦德国成立后
C.北约与华约对峙D.第二次柏林危机
6 .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提出了“西欧重返拉美的口号”;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普拉扎在1970年访欧时表示“拉美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任何大国的领地或后院”。材料说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
C.欧洲已经摆脱美苏的控制D.美国霸权政策受到冲击
7 . 美国作家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这说明
A.苏联解体并非美国所愿意看到
B.美国失去了推行霸权的原动力
C.世界政治格局影响着国际形势
D.苏联对一些国家的约束很重要
8 . 1947年,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在该计划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洲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美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欧洲政治经济的统一
B.加强欧美等国家内部团结
C.实现欧洲国家的经济复兴
D.抵制苏联对西欧国家渗透
9 . 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拒绝,他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英国进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共同市场。据此可知,法国拒绝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将会迅速发展超越法国
B.欧洲一体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C.法国防范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欧洲大陆国家之间联系更紧密
10 .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2019-06-28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