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由此可见,冷战的特点是
A.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C.非战非和的长期对峙和竞争D.美国对苏联实行了遏制政策
2 . 1995年10月,第11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卡塔赫纳召开。下列各项中不可能成为本次会议议题的是
A.反对两极格局B.推动世界多极化C.反对殖民主义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的政治背景是
A.二战的结束B.雅尔塔体制的确立C.美苏冷战开始D.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21-10-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二战中,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奥地利实行了分区占领.战后大国在奥地利问题上展开了角逐.除了奥地利赔款问题苏联占了上风外,在如奥地利新政府的组成、奥地利的货币改革、在奥地利“德国资产”的界定等问题的较量中,苏联都处于下风.这说明
A.综合国力对大国关系影响巨大B.欧洲是美苏两国争夺重点
C.谈判使奥地利问题获妥善解决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5 . 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发表,该文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透露出罗斯福对战后安排的一些设想。但1945年杜鲁门就任总统后,逐渐改变了大国合作的政策,把苏联看作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B.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C.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存在冲突D.两位总统存在激烈利益之争
6 . 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朝鲜战争B.柏林墙事件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高三2018年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D.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9 . 有学者认为,东欧剧变既是内部矛盾激化和苏联政策推动的结果,又直接导致了苏东集团解体并鼓舞了苏联正在发生的变化。“东欧剧变”、“苏东集团解体”、“苏联的变化”直接导致
A.两极格局瓦解B.多极化的格局最终形成
C.欧洲谋求统一D.美国失去全球霸主地位
2021-09-05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建议历史(必修)试题
10 . 1947年6月5日,脱下戎装转入政界的乔治•马歇尔将军在哈佛大学发表历时11分钟的讲话,他选择了这个低调的场合宣布美国为欧洲提供大量援助,帮助欧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得到重建。事实上,美国为欧洲提供援助的实质是
A.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B.军事援助受苏联威胁的国家
C.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D.发出了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2021-09-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建议历史(必修)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