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至8月4日、公路和水路交通也被彻底封锁,西柏林250万居民和西方占领军的生活面临严重困难。这也是冷战进行以来美苏之间的第一次直接对抗,形成了战后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冷战高潮。1949年5月12日,苏联和西方三国同时解除封锁和反封锁。5月23日到6月20日,根据解除封锁的条件,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举行讨论德国问题的会议。然而,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摘编自陈开仁《冷战——实力与谋略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采取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直接对抗”事件的名称及其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你对冷战下国际关系的认识。
2 . 冷战的胜利者不同于热战的胜利者,其处置战利品及安排冷战后世界的权威是不充分的,胜利一方虽然处于有利地位,但未必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整个世界,失败一方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留着军事大国的威慑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有相当的发言权。这表明
A.两极格局已经完全瓦解
B.大国均势推动国际格局的演变
C.多极格局正在逐渐构建
D.单极世界的构建缺乏必要条件
3 . 2016年,安倍提到加入联合国以来日本累计负担逾200亿美元会费,强调称“这是仅次于美国的财政贡献,应当感到骄傲”,表示日本应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说明日本
A.彰显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B.意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确立了新的金元外交政策D.在联合国有较为重要作用
2021-11-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认为:美国不能相信斯大林,美国有责任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杜鲁门动用了他语言武器库中最重型的武器——捍卫自由……通过将世界划分为“自由的”和“受奴役的”的两分法模式,杜鲁门也成功地说服了国会对他的政策表示支持,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对共产主义的遏制……马歇尔避免使用杜鲁门的那种将世界划分为自由与不自由两大集团的说法,他强调,“我们的政策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而是针对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的。”……或者,用一句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口号中所用的话来说,“繁荣使你享有自由。”

——摘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材料二   每个超级大国都狂热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否实现……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它企图发动侵略……两个超级大国都很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猜疑与恐惧,于是双方的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摘自(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苏联因“猜疑和恐惧”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题为《第一世界的真相》的漫画,其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该漫画意在反映
A.苏联妄想称霸世界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
C.国际环境动荡不安D.美苏实行冷战政策
6 . 如图为在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最右侧是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另西方人士,正用“经济封锁"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C.号召社会主义国家紧密团结应对经济封锁
D.讽刺经济封锁只会恶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2021-09-03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丘吉尔的富尔敦铁幕演说   ②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中国与美、日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材料二中,作者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列举史实说明作者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现。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欧洲的联合产生哪些影响?
2021-07-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不断协调对外政策,强调“欧洲愈来愈必须用一个声音来讲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应力图使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从“依赖”变为‘伙伴”,并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些史实表明
A.欧共体与日本在政治上赢得独立
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彻底瓦解
C.美国对外政策遭到世界人民反对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2)结合材料二依据史实说明美苏“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与时代主题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