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前期,英国首相希思对英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他试图以英美“天然关系”取代英美“特殊关系”,以利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欧共体发展为独立实体,通过建构平衡的欧美关系令英国“两头受益”。由于这一时期美欧关系日趋紧张以及美国对维护其联盟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和尼克松一基辛格外交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等原因,希思虽成功引领英国加入欧共体,却在两次“尼克松冲击波”“欧洲年”与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与美国发生冲突。受困于对美国的全方位依赖,希思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撤退,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再度复兴。“天然关系”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与弹性色彩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它反映出一个中等强国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与努力。

——摘编自梁军《爱德华·希思对大西洋联盟政策的调整与英美关系重构》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战略呈现出“不变”与“变”的交织,下表列举了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国的外交战略
阶段目标表现
美苏争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联苏反美“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显现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新兴力量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条线(从美国到日本等国),一大片(线外国家)”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等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英美关系的变化,并简评英国构建英美“天然关系”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不变”与“变”,并说明“变”的主要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苏联在对外经贸方面一直偏重以经互会国家为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亚洲地区的经贸关系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的扩散和资金转移浪潮的出现,苏联政府制定新亚洲政策,着力改变这种单一的贸易结构,强调重视与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戈尔巴乔夫当政后多次强调东部开发的开放性,力求通过开发东部地区来融入拥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亚洲地区。为此,苏联采取创办合资公司、提供机器设备、鼓励贸易等多种措施,积极贯彻新亚洲战略,以便带动苏联国内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宋运肇《苏联调整亚洲经贸关系的现状》

材料二欧盟以往对亚洲并不重视,致使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如美、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亚洲战略》,规定依据国别和产业部门制定扩展经贸关系的顺序,争取废除那些阻碍贸易和投资的歧视性法规。在欧洲具有相对优势的一些关键领域,特别是能源、环保设备、运输设备和通讯方面设立欧洲技术中心,并为随后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提供资金保障。1996年3月,欧盟与亚洲国家举行了没有美国参加的首届亚欧会议,并发表了《亚欧会议主席声明》,建设体制化的亚欧全面新伙伴关系。欧盟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提升。

——摘编自邬九懿《欧盟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制定新亚洲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苏联相比,欧盟推行的亚洲政策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2-10-3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巨大的破坏性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它导致了6000多万人伤亡。

——据许海山《欧洲近现代战争简史》绘制

材料二 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指的是……移至“侧翼"。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两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崭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远超其他两次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边缘化”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欧洲反美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领导权的长周期表(1494—2020年)


材料二   今天的全球政治是和多文明化一样的多极化。欧盟、俄罗斯、中国在挑战美国霸权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文化的差异使他们难以组织一个有效的联盟去反对美国的霸权。“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将会保持一个不太短的历史时期。等到世界几大力量中心的实力对比大体均衡,也就是各大极中,没有一个极能对其他极占压倒优势时,多极化就形成了比较均衡、稳定的国际格局。要达到这一步,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单秀芝《发展中的世界多极化趋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全球领导权周期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
2022-07-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6 .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外政权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多有可借鉴之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把程朱理学钦定为官方意识形态,并把官学、书院、蒙学等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以传播儒家正统思想为主的学校组织作为意识形态宣教的主要场所。清朝还通过许多非学校的宣教途径,如乡约、宗族、圣谕宣讲等,向人们演示政权的合法性和灌输王朝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摘编自徐曼《清代意识形态宣教途径及特点》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不公开承认新闻媒介的意识形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将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打造成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使之服务于、服从于自己的政治统治。美国的意识形态管理隐藏在美国的政治架构之下,形式上具有某些“民间管理”的色彩,但其实质就是要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美国“使命论”的引导下,美国常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文明作为最高标准,来审视和处理国际事务。

——摘编自陈勇《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及其比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意识形态宣教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相比,美国意识形态管理的不同之处。
2022-04-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一直在世界中处于主导中心的地位被美苏两国取代。在新的格局下,西欧国家要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影响,必须联合成一个整体。同时,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分工越来越细,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无论大国小国都存在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大体一致,文化传统相似,地理疆域连成一片,比较容易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组建超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实体。早在19443月,戴高乐就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1950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也发出建立“欧洲政治联盟”的倡议。战后初期实施的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援助,这就促使欧洲国家进一步增强联合的意识。19505月,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一个带有历史意义的声明,这就是著名的舒曼计划,建议组建“欧洲煤钢联营”。19514月,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该联营组织塑造出未来欧洲共同体的雏形。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
2022-05-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4月26日,一个特别的总统委员会建议美国尽早支持北京进入联合国而又不开除国民党当局代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罗杰斯在1971年8月2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公布了美国政府的新政策,他说:“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运动。”关于中国安理会席位问题,“根据联合国会员国作出的一项决定得到解决”。美国最终放弃了战后20年来实行的坚决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政策,而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即同时保留中国台湾在联大的席位。

——摘编自马廷中《美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的变化》

材料二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

——摘编自《大国崛起:大国之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1年美国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并对美国这一政策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2-07-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敦促参议院撤销了禁止向阿根廷等国提供军援的法案,在核技术转让问题上对阿根廷作出重要让步。19824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阿马岛战争爆发。48日—29日,美国国务卿黑格在英阿间展开穿梭外交,谋求和平解决。430日,里根总统"正式指责阿根廷要对黑格调停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承担责任;宣布对阿根廷进行制裁;承诺美国将对英国提供物质援助"。委内瑞拉、秘鲁、巴西等国纷纷对美国的行径进行谴责,反美浪潮遍及拉美各国。12月,在马岛战争结束后,里根总统访问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向各国领导人重申美国将恪守"美洲互助条约"和泛美防务体系安全,"提倡民主和自由企业制度""阻止苏联和古巴革命的蔓延""实现繁荣、进步和自由"。

——摘编自彭俊《里根政府与英阿马岛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战争前后里根政府对阿根廷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岛战争后里根出访拉美国家的目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二战结束,美苏“冷战”逐渐波及北欧。1948年3月8日,挪威首先向美英寻求军事援助,公开表示倒向西方。瑞典为了避免三国间的分裂,决定修改其传统的中立政策,提议与挪威、丹麦举行旨在建立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的谈判。1948年5月3日,瑞典外交大臣访问奥斯陆,建议三国就建立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举行谈判,条件是,参加国只限于北欧国家,参加国拒绝参加任何大国集团。由于挪威坚持拟议中的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应与西方建立强有力的联系,而瑞典又不愿从原有立场后退,谈判以失败告终。此后,挪威作出参加北约的选择。随后,丹麦和冰岛也作出了参加北约的决定。瑞典发表声明,宣布它将继续坚持中立不结盟的立场。芬兰则依据1948年芬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与苏联建立了一种特殊关系。这样,在北欧地区便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北欧安全体系。

——摘编自张筱青《论挪威与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北欧构建安全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北欧安全体系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