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利用西欧来增强遏制苏联这一主要对手的力量。此外,美国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士兵大退伍,使国内生产力过剩,大量积压的商品、资金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由此美国在1947年前后逐步形成了支持西欧复兴与联合的政策。随后,美欧之间结成了大西洋联盟。与此同时,英国首相艾德礼承认“(欧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抵御苏联”。戴高乐也表示,“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需要和有益的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欧同盟关系出现分化。欧共体成立后的十年间,形成了统一的关税同盟和市场,成为了美国强有力的经济对手。此外,欧共体还在对苏政策和中东问题上与美国唱反调。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提出重建美欧伙伴合作关系,承认英法拥有独立核力量。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后,西欧各国迫使美国同意改革国际货币制度。70、80年代美欧关系有所改善,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矛盾的暴露更加充分。

——摘编自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欧之间结成大西洋联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欧同盟关系分化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为美国学在这两个国家的传播赋予了“共享美国价值观,加强‘自由世界’集体力量,以最终助益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这反映了(     
A.亚洲新兴国家遭到文化侵略B.美苏对抗影响文化交流
C.美国式现代化得到广泛关注D.亚洲学者向往美国文化
2023-12-2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5年,土耳其在苏联提出联合管理黑海海峡、在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建立苏联军事基地、归还卡尔斯和阿尔达罕给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三项要求后,放弃原来的自立路线,转向西方,1951年渥太华北约理事会同意土耳其加入北约。这一事件表明(       
A.弱小国家无法摆脱大国操控B.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C.大国霸权行径破坏地区稳定D.美在大国争霸中居优势
2023-12-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
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2023-12-12更新 | 41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频繁受到美国的各种经济制裁,全国90%以上的工厂因缺少原材料或零部件而停工,失业率高达70%;物价飞涨,食品零售价格比海湾战争前增长4231%;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高达4000%。这可用以说明(       
A.霸权主义导致人道主义危机B.冷战政策威胁人类生存
C.贸易保护主义危害世界发展D.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023-12-07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1962年10月17日英国发表的漫画:左边树上文字为USBASES(美国基地)TURKEY(土耳其)WESTGERMANY(西德)JAPAN(日本),右边树上文字为   CUBA(古巴),图中两人均拿着一本《HintsOnPruning》(《修剪技巧》)的书。画者意在揭示(     
A.美苏共倡和平共处B.冷战中美苏实力相当
C.美苏对话成为常态D.美苏对抗、关系紧张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美国联合其西欧盟国,在巴黎成立出口控制多边协调委员会,简称巴统。巴统旨在遏制与军事战略有关的武器、技术和物资向苏东国家出口。1951年,美国通过了《1951年贸易条件的附加法令》,对来自“苏联以及被外国政府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所统治与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不予以最惠国待遇。1952年,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据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整理

材料二   尼克松上台后,开始对苏实行“诱导式经济外交”。1969年颁布《出口管制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出口,并利用“巴统”的“例外”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出口。同时,美国官方公然宣称:“我们的战略是要利用贸易让步作为政治工具,以便在苏联冒险时制约他们,在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时鼓励他们”“……使共产党国家的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沿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尼克松也形象地说:“在我们的商品上不但要印上经济价码,而且要印上政治价码。”

——摘编自牛笑风《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结束后至50年代初美苏的经济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推动“诱导式经济外交”的举措,并分析其实施的历史背景。
2023-11-05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当时甚至连3岁的“童模”也要签署一份“忠诚宣誓书”,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影响了政府决策B.冷战中心逐渐转移到国内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D.国内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9 . 下表是《美苏的核武器数量对比表》(1967—1969)
单位:枚
 1967年1月1968年9月1969年11月
美国
洲际弹道导弹105410541054
潜射弹道导弹576656656
轰炸机650565525
苏联
洲际弹道导弹5008751140
潜射弹道导弹100110185
轰炸机150150145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美苏对抗以核武器竞争为主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C.大国争霸不均衡态势被逆转D.苏联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荣光褪尽的欧洲与大部分亚洲地区,惨不忍睹的废墟正直直盯着我们。万一眼下情况调转,某些共产主义或新纳粹主义国家垄断了这等致命手段(制造原子弹),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对这种情况的恐惧很可能十分轻易地将集权体系强加于自由民主世界,而后果则令人不寒而栗。

——摘编自丘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二战时反法西斯同盟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借助美国的援助与合作,苏联不仅战胜了德国,而且出兵东欧和亚洲,扩大了版图,建立了势力范围,斯大林战前实施的以苏联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对外战略得以成功并继续。

二战后,从国际政治体系看,战时同盟在双方认同的雅尔塔体系中得以延伸,美苏在安全关切和霸权目标上的矛盾完全有可能在大国合作机制中得以缓解,从而避免走向冲突。从世界经济体系看,美苏经济体制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只有在两国建立战略互信且认同国际经济秩序统一的游戏规则的条件下才能逐渐弥合。

材料三斯大林最担心的是,因为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危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最终危及政治体制和国家权力。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认为自己是一种世界性的主导力量,因此对苏联及其盟友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沈志华《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种情况”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学者对二战后美苏关系所持的观点,并说明其理由。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的方式和表现。
2023-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