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不断。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接连不断爆发工人运动,西欧各国共产党数量从1939年的50万增加到1947年的400万人。这一社会状况促使(       
A.欧洲国家逐步走向一体化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
2024-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公民”最早由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提出,“当人们问他是哪里人时,他回答说我是世界公民”。除奴隶主和奴隶之外的自由民渴望休养生息,这种对古希腊世界及各城邦止战、和平、 美德的思想在苏格拉底等哲人的论述中大量存在。雅典斯多葛学派系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应废除国家的界限,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然而正如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不加掩饰地向我们揭示了(雅典)平等的真相。”随着国内公民集体民主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上扩张之路。雅典奴隶制的的本质特征就是其侵略性,即侵略、掠夺、剥削和奴役异邦人的趋向。最终在内外矛盾之下, 成为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摘编自宋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教育溯源:“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材料二   据学者统计,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的这一天,全世界还有5000万人在流浪,或者在集中营中,或者在四处逃生,更有2000万人,彻底的失去了家园。而德国法西斯,为了所谓的“拓展生存空间”,也付出了600万国民的代价。战后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宿怨深厚的邻居开始,……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此时的合作不仅在区域出现也在世界出现。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 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希腊“世界公民”的理念和实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谈谈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发展趋向合作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历程,运用史实分析中国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贡献的中国智慧。
2023-12-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更多旗帜”计划,这是美国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局势而采取的外交政策, 想以此来获得国际社会对美国越南政策的支持。但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对该计划态度冷淡。据此 可知(     
A.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B.美国反战运动普遍爆发
C.欧共体促使欧洲走向联合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已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美国漫画家Herblock创作的题为《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的漫画,1962年11月发表于华盛顿邮报,图片下方的“NUCLEARWAR”意为“核战争”。该漫画反映出(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
B.美苏处理核威胁走向理性
C.追求国际和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D.核威胁改变了大国博弈的关系实质
2023-05-05更新 | 41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明确指示驻日美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你对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强化不负任何责任。”而1948年,白宫命令麦克阿瑟要求“尽快采取与基本的占领政策一致的必要步骤,在和平和自给的基础上,初步复兴日本的经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源于(     
A.争夺世界经济霸权B.实施美国的遏制战略
C.塑造友善国际形象D.争取日本民众的好感
6 . 1954年,美国的多本杂志上宣传“在西欧,红色石油的滚滚洪流有淹没我们的自由精神的危险”,“自由世界的未来,系于中东的富饶油田”,并提出要将中东国家变成“西方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管道上的卫士。”美国此举旨在
A.加强控制西欧B.宣扬自由主义
C.控制中东国家D.开展石油冷战
2023-04-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向苏联输出语言,“俄语语言英语化”是最为明显的趋势。在语言自由化大潮推动下的苏联人渐渐萌生出对美式风格的向往和对本国语言与文化的厌恶。曾经引以为骄傲的俄语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开始了传统文化日渐失落的悲剧。这反映了(     
A.文化分歧激化了美苏矛盾B.美苏舆论战十分激烈
C.美国对苏联冷战形式多样D.英语比俄语更为流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后发优势”或“落后得益”。俄国托洛斯基称其为“历史落伍者的特权”,“虽然落后国家被迫跟随着发达国家,但前者并不按照相同的秩序去做事,……容许甚至迫使自己采纳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已经完成的发展式样,使发展不必重复发达国家的全部过程,而是以跳跃的方式直接指向最先进的领域。”然而在现实的发展中,并非所有的“后发”国家都能够很好地把握后发优势,顺利地实现跨越发展的,即使有的国家实现了经济跳跃,离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有相当长距离。

——摘编自程洪《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反思》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围绕现代化发展中的“领先”与“滞后”的关系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表述完整)
2023-03-2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70年共和党人尼克松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1980年民主党人卡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变化说明(     
A.政党政治影响外交政策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两极格局的根本性变化D.国力消长影响对外政策
2023-03-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