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一书中,第四编《现代化的酝酿启动》目录如下,第十四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第十二章戊戌变法: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第十三章清末新政:政府的改革尝试
第十四章-:改良主义道路的终结
第十五章辛亥革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
A.瓜分狂潮B.义和团运动C.实业救国D.预备立宪
2 . 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特点说明了(       

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3 . 合伙制又称合股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商企业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由二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据有关近代经济文献记载:在17家记载了资本来源的广州橡胶工业企业中,合股制企业有14家;1895-1931年上海机械工业企业有316家,其中独资163家,合股120家,股份制31家。对这一现象的合理阐释是(     
A.近代工业发展的封建色彩浓厚B.近代经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
C.合伙经营阻碍了近代工业发展D.沿海地区的口岸城市经济更发达
4 . 1966—1976年,在评定全国劳模时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劳模人物的评选主要在于“忠诚”,突出政治品质。1979年党中央提出关于“模范”和“先进”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这反映了(     
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B.党完成了德育建设
C.劳模需提升综合素质D.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5 . 黄河、长江为原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大禹面对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九山”;面对灾荒,“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指挥各邦国人民疏通水道、兴修水利,在各邦国之间调度粮食。这些举措的深远影响在于(     
A.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B.标志着政权国家的产生
C.为禹登上王位赢得了威信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尤其是赴日留学几成一种风气。这一阶段的留学热客观上(     
A.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C.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往来D.促进了新旧教育的融合
2024-01-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刺史俸禄六百石,主要监察俸禄两千石的地方官,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俸禄由六百石提升至两千石,位列九卿。这一变化反映出(     
A.刺史制度发生异变B.刺史监察的权力扩大
C.刺史制度不断完善D.刺史监察的范围扩大
2024-0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面材料

①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②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③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

④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⑤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请依次写出这五段材料分别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学派。
2024-01-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哪条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A.授田百姓,什伍连坐B.奖励耕织与军功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4-01-09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人口、财力和事功等各个方面都超迈汉唐规模,并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所谓“德业于今臻盛大。直超三五辟鸿蒙”。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人口达3.13亿,当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从乾隆中叶开始,这个中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已渐渐暮气四起。清朝缔造了“从来所罕有”的百年盛世,而盛世的辉煌又遮蔽了社会内部的衰变。易中天评价康乾盛世不过帝国制度彻底毁灭前的回光返 照,论气度,论胸襟,论精神,均不能与“汉唐气象”相提并论。许伸云:其实所谓盛世只是败坏的开始。 这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已经将中国的资源挥霍净尽;清朝这一个看上去很兴旺的大帝国,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岁月.是走向衰退.而不是稳定地维持一个大国的声威。

——摘编整理自周武《论康乾盛世》等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康乾盛世”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4-01-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