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9 道试题
1 . 如表是学者统计的两晋南朝时期士族和宗戚在录尚书事、中书监令、侍中、尚书令仆等八个重要官职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群体西晋东晋
士族48%78%64%55%
宗戚(宗室外戚)19%7%19%38%
A.士族势力控制该时期政治权力B.门阀士族与皇权间的矛盾激烈
C.两晋南朝时期君主权力已旁落D.东晋以后士族门阀的逐渐衰弱
2023-12-24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姚河塬遗址是在宁夏南部泾水上游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遗址分居址区、作坊区和墓葬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刻字的卜骨等。这一时期(     
A.政治上实行禅让制B.青铜铸造技术发达
C.封建经济高度发展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2023-1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美国摄影师刘易斯·海因于1908年拍摄的纱厂女孩。刘易斯通过冒充圣经销售者、工业摄影师等方式进入了多家工厂,向大众展示了近200万童工的困境。他的记录促使政府监管立法,从1910年到1920年将童工减少了近一半。据材料可推知当时(     
A.纺织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B.技术革新助推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女童D.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变革
2023-12-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早在二战结束前,美国就在处理与意大利有关的领土问题上有意偏袒意大利。1943-1947年,美国对意大利的援助达到18亿美元,其中11亿为无条件赠予。美国此举意在(     
A.承担其领导世界的重任B.维持欧洲各国间的均势
C.服务其全球战略的布局D.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
2023-12-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成书于1861年的《校邠庐抗议》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书名的字面意思是“在研究周朝典故的茅屋中发出抗议”,内容涉及停武试、制洋器、善驭夷、采西学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A.传统知识分子思想完成转型B.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西学在中国的传播逐渐深入D.知识分子固守传统文化
2023-12-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咸丰八年(1858年)起,清海关实行税务司制度,改以道员为海关监督,取代市舶司。如表是部分海关监督设置表。据如表可知,海关监督的设置折射出(     
监督名下辖海关监督名下辖海关
江海关监督江海关九江关监督芜湖关
苏州关监督苏州关杭州关监督杭州关
金陵关监督镇江关浙海关监督浙海(宁波)关
芜湖关监督金陵(南京)关重庆关监督重庆关
A.时代形势倒逼政府进行改革B.近代海关制度的成熟
C.江南地区是列强侵略的中心D.清廷中央权力的下移
2023-12-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吉迪恩·S.格兰尼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概括为:“在任何情况下,城市的设计都是根据哲学家的观点来进行考虑的,并且,以城市结构的形式把伦理价值、自然力以及宇宙周期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所有城市都建筑在一个整个社会都遵从的法则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兼具“厚民生”“利民用”考虑的城市设计伦理理念也一并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优良传统。总体上看,传统城市设计伦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是等级秩序与惠民要求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平衡的过程。

——摘编自秦红岭《中国传统城市设计伦理思想论要》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指出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这一方针统领着建国初期的各项城市工作。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城市建设的总方针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当时国力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用于工业建设。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的工业化需求,有步骤地进行新建或改建。改革开放以来,发挥城市的多功能性,突出第三产业的建设,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城市的建设方针和建设特点。1992年以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半个世纪城市建设方针变迁的曲折经历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重温这一历程可知,城市建设方针是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董志凯《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设计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你对城市建设有何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列宁在俄共十一大(1922年)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他们“大哭”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政策(     
A.允许发展资本主义B.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C.实施了余粮收集制D.鼓励经营家庭副业
9 . “五五”(1976-1980年)初期,由于各项指标规定偏高,加剧了经济比例失调。1979年初,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到1980年底,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2%,5年新增固定资产1747.31亿元。这说明(     
A.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衡
C.经济建设在调整中前行D.计划经济优越性凸显
2023-12-22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荔枝、龙眼交易兴盛,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栲箱者、打包者各数百家,舟子、车夫皆以荔枝、龙眼赡口”。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农业区域化分工进一步发展B.南方地区农业完成了经济转型
C.江南地区出现新的经济因素D.商品经济助推社会结构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