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的作用。为了保持西方的团结,欧美学术界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联邦德国史学界甚至出现了纳粹主义只代表一小撮犯罪集团的罪行,大多数德国人与之无关,且是受害者的论调。这表明(     
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叙述B.史学研究必须围绕热点问题
C.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D.历史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2 . 1947年6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对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如果计划的实施从作为某种核心的西欧开始,美国政府会感到满意。”他还表示:“如果苏联想要得到美国的援助,就必须在欧洲问题上作出根本性的立场转变。”材料中的“计划”(     
A.是两极格局开始的标志B.推动了战后欧洲的经济复苏
C.意在缓和美苏之间矛盾D.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2023-11-23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美国联合其西欧盟国,在巴黎成立出口控制多边协调委员会,简称巴统。巴统旨在遏制与军事战略有关的武器、技术和物资向苏东国家出口。1951年,美国通过了《1951年贸易条件的附加法令》,对来自“苏联以及被外国政府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所统治与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不予以最惠国待遇。1952年,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据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整理

材料二   尼克松上台后,开始对苏实行“诱导式经济外交”。1969年颁布《出口管制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出口,并利用“巴统”的“例外”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出口。同时,美国官方公然宣称:“我们的战略是要利用贸易让步作为政治工具,以便在苏联冒险时制约他们,在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时鼓励他们”“……使共产党国家的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沿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尼克松也形象地说:“在我们的商品上不但要印上经济价码,而且要印上政治价码。”

——摘编自牛笑风《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结束后至50年代初美苏的经济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推动“诱导式经济外交”的举措,并分析其实施的历史背景。
2023-11-05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美苏大战略中含有巨大差异,美国是要全球扩张,而苏联则要求划分势力范围。出于这种差异,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对美国实现其大战略的巨大障碍与威胁,认为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于是就有了“遏制”政策。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B.社会制度的不同
C.经济体制的不同D.国家利益的不同
2023-07-28更新 | 56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构建起“欧洲中心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只有欧洲和欧洲民族才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非欧国家历史地位的提高,西方一些历史学家逐渐意识到了“欧洲中心论”的幼稚与荒谬。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建立在“欧洲中心论”基础之上的西方史学体系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史学界进行了认真反省与思考,一些学者如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开始用全球文明的视野来重新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马世力《也谈“欧洲中心论”》

材料二   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研究,有关全球史的论著不断涌现。在全球史的起点这个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意见:一是1516世纪,二是1718世纪,三是20世纪。这三种意见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全球史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才形成的,而不是在人类历史一开始就产生了全球史。

——摘自张一平《全球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欧洲中心论”受到冲击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全球史的起点”,或提出新的“全球史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26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滨海泰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62年美国与欧同体围绕美国向西欧出口冻鸡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贸易争端。欧共体对进口的禽肉征收新的税收。美国提出严重抗议,并把这一争端提交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行仲裁。关贸总协定对其损失作了评估之后,决定允许美国对欧共同体的四类产品实行数量相当的报复性措施。冻鸡争端就这样得到了解决。这一事件体现了(       
A.国际新秩序建立B.美国的高压控制
C.欧洲的实力衰退D.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3-06-05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6 世界当代史(7大核心考点+30道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7 . 美国政府认为音乐可能是撬开苏联人民封闭之窗的一种最安全的工具,只要音乐能渗入,就能在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加上一个“楔子”,从而削弱莫斯科对其人民的控制。美国这一主张旨在(     
A.展示美国文化实力B.利用艺术形式展开冷战
C.激化苏联社会矛盾D.丰富苏联人民精神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对冷战时期美国的发展战略思维逻辑总结道:“任何苏联的优势都会导致苏联方面的侵略和美国方面的退让。如果苏联领先,美国必须用双倍的努力赶超:如果美国领先,还应该用双倍努力扩大这种领先地位。美国的领先意味着稳定。”这种思维逻辑(       
A.缘于美国处于守势地位B.间接导致苏联产业失衡
C.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D.折射出国际局势的紧张
9 . 1947-1954年间,美国拍出大量反映美国共产党的电影,无一例外采用了犯罪片的套路,将美国共产党员塑造为没有家庭生活、暴力倾向明显、接受莫斯科指示大搞破坏行动的形象,其中有些电影还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上述影片(       
A.反映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B.引发了美苏两国冷战对峙
C.体现了国家对思想的控制D.揭露了社会现实极度黑暗
10 . 1950年4月20日,杜鲁门向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全体会员发表演讲时指出:“务必尽快将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民主自由力量吸引到一场史无前例的真理运动中来,以便让更多的爱好民主自由的民众能够倾听到来自我们的和平之声。"这表明美国旨在
A.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秩序B.扩大领导世界的影响力
C.改变美苏争霸的被动地位D.借宣传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2-05-23更新 | 497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