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8年,美英法宣布6月21日起在德国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马克。同年9月,西方占区组成由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参加的议会委员会,主管临时宪法即《基本法》的拟订工作。1949年5月,西方三国军事长官批准《基本法》,同时公布了《占领法》。上述现象表明(     
A.雅尔塔体系被西方大国颠覆B.德国走向分裂不可逆转
C.冷战思维具有深厚社会基础D.英法美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2 . 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认为,女性解放运动是与无产阶级运动同步进行的,女性运动是天然反殖民主义、反资本主义的。美国人则强调只有在西方模式的“民主”制度体系下,女性权力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这表明(     
A.国际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重视B.经济差异影响学术观点
C.女性主义诠释渗透冷战意识D.美苏争霸重心发生转移
2023-02-08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50年代,欧洲最著名、讨论最广泛的书籍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的《一九八四》。该作品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剥夺,思想被钳制,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冷战背景下欧洲人的(     
A.孤立无助心态B.反战情绪C.悲观主义情绪D.反苏倾向
2023-05-28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赫鲁晓夫已经正式批准了东德关于柏林墙的修筑和边境封锁,但他再次强调这只是一次防御措施。正如在一次私人会谈中他告诉东德领导人,东德“不得越雷池一步,绝对不能侵占西柏林的领土”。这表明(     
A.苏联军事实力落后于美国B.东德意图占领西柏林的领地
C.苏联与东德之间关系平等D.冷战对峙中对抗与妥协并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2年建立的“美国之音”在二战后成为美国政府向苏联民众宣传的主要工具,不仅推广美国生活方式,更宣扬“自由世界”原则。从1949年开始,“美国之音”在乌克兰、立陶宛等地用当地语言广播。由此可见,“美国之音”(     
A.建立初衷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B.主导了“自由世界”宣传工作
C.推动了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发展D.逐渐发展成为一柄“冷战利器”
2023-06-21更新 | 303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衰弱的西欧各国无法抵挡苏联,只有美国援助西欧,才能牵制住苏联。1948年4月美国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算是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     
A.缘于西欧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B.对所有欧洲国家展开经济类援助
C.直接针对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D.目的是遏制苏联不断西扩的势力
2023-11-08更新 | 297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6 世界近现代史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8 . 1947-1954年间,美国拍出大量反映美国共产党的电影,无一例外采用了犯罪片的套路,将美国共产党员塑造为没有家庭生活、暴力倾向明显、接受莫斯科指示大搞破坏行动的形象,其中有些电影还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上述影片(       
A.反映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B.引发了美苏两国冷战对峙
C.体现了国家对思想的控制D.揭露了社会现实极度黑暗
9 . 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古巴签订经济贸易协定,给古巴大量贷款,同时购买古巴的蔗糖。古巴希望通过大量生产和出口蔗糖来积累资金;苏联希望通过进口古巴的食糖,来降低生产糖的成本,将种植甜菜的土地用来种植产量更高的农作物,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互惠合作符合国家需求B.控制拉美地区成为冷战焦点
C.世界形势影响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统一的市场已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5年,西德在众说纷纭中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得以重新武装军备,军人形象再度成为西德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人们对再军备并不持肯定态度,根据当年的调查显示,约有75%的民众反对再军备,大众发起示威游行,军备问题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这主要是由于(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战后世界和平思潮的广泛传播
C.德国分裂引起西德人民的反对D.二战留给西德人民的痛苦记忆
2023-05-17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山东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