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3年到2021年,世卫组织积极应对包括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非典)、埃博拉病毒和新冠肺炎在内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21年以来持续至今的俄乌冲突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聚焦各方共同关切,提出包括5项原则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倡议,并为此积极进行斡旋。这表明(       
A.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经济全球化面临着重大挑战
C.当今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已发生重大变化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2 .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说明(     
A.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B.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D.西方各国不再实行金本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一千五百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海洋时代》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历史(至少以两个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为例),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97年,不结盟运动提出了将安理会成员总数增加到26国的改革方案,后又追加了增加6个具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其中必须包括非洲国家)的提案;2005年,不结盟运动作为主要利益集团的代表,对联合国改革的《成果文件》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大量修改建议。这体现出(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联合国改革的成果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023-08-10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 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引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 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2023-07-10更新 | 22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2018年加拿大讽刺特朗普的漫画,以反对美国对加拿大等盟友的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及10%的高关税。据此可知(     
A.霸权主义导致资本主义阵营的动荡B.经济危机使多极化趋势放缓
C.单边主义易加重“逆全球化”现象D.经济全球化使单极世界解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贸易战

贸易战

发起国

贸易战形式

发生背景

时间

结果

鸡肉贸易战

欧共体

欧共体对美国进口鸡肉征收高额关税并进行价格控制,美国反制,提高对西欧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美国即将步入“大通胀时代”1963-1965双方和解

日美贸易战

美国

美国在纺织、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行业,对日本发起反倾销调查或作出不利裁决,并通过了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对日本进行制裁和限制美国经济滞胀,日本飞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多次自愿限制出口、对美国开放市场

面食产品贸易战

美国

美国对欧洲柑橘类产品的准入制度不满,并对面食产品征收关税。为了报复,欧洲对美国的核桃和柠檬征收关税美欧多国经济下行1985-1986双方达成和解,欧洲损失不大

——摘编自赵涛《世界贸易战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19更新 | 20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冷战后法国调整政策,力图保持与法语非洲的“特殊关系”;德国制订了十项原则,表示“要同非洲加强合作”,以“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日本主持召开了“非洲开发会议”,确定了五项援非原则。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殖民主义势力制约非洲经济发展B.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的争夺激烈
C.非洲地区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2023-05-19更新 | 95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流出情况(单位:百万美元)。由此可知,当时(     

年份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私人购买外国证券

政府对外贷款和其他资本流出

1961

2653

762

1928

1963

3483

1105

2204

1965

5011

759

2463

1967

4805

1308

3638

1969

5960

1549

3489

A.美国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B.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较为盛行
C.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着危机D.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增强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94年,美国提议北约与中、东欧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在军事演习、维和、危机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但暂不接纳其为新成员国,也不向前华约国家提供安全保障。该提议在北约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     
A.北约转向了维护欧洲的和平B.冷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C.北约开启了渐进扩张的进程D.美国全面控制了北约成员国
2023-05-07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