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科技革命的两面性]

材料钱学森将20世纪80年代正在兴起的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并提出“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总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发展,孕育出新的产业。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制约,它也会给人类带来惨痛的灾难和损失,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障碍。

——摘编自唐素琴、魏旭丹、赵宇《新科技革命对法律的挑战及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 .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主要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2023-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许多人将“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发起的“马歇尔计划”。实际上,“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发达的欧洲进行经济重建,而“一带一路”则主要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推进经济发展,且由于涉及国家数量众多、协调困难,“一带一路”的整体实施难度远大于“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课题组

《认识亚投行——从亚投行看世界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很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是中国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将他们带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帮助他们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这既提高了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提升了沿线各个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当今世界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国经济的动荡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等时刻在威胁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这种局势下主动贡献中国智慧,提出承载了全球治理和经济全球化梦想的“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卢向红、毕芳荣《“一带一路”下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影响。
2023-06-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中写道:“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这体现了(     
A.单一文化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昌盛B.多元文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西方文化阻碍了地方的稳定与繁荣D.传统文化不利于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全球化走过了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几个阶段,从贸易交往全球化发展到生产、交换、消费在内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全球化尽管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但其发展成果并未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

如果说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受损群体的运动,那么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则从民间情绪和第三世界行为演变为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成为发达国家政府主导的“自己反对自己”的行为。

逆全球化的出现阻挡不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新全球化作为对全球化的自我扬弃,应体现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指引。

——摘编自林小婷《从全球化转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6 .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2023-06-11更新 | 6781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表现。国际格局一旦形成,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持续发挥作用,但国际格局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发端于500年前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轫。这一国际格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发生变化。而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全球治理需要变革,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竞争并加快重组的时期。

——摘编自杨洁勉《辩证把握国际格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谷物、植物油、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增至50年来新高,占全球经济总量86%的143个经济体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必要性B.发展中国家是战争的主要受害者
C.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已式微D.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主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世界发展不平衡,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基础有着明显差异,导致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矛盾。

——摘编自张芷寻《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10 . 1999年和2003年,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国分别对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这表明(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B.联合国改革宣告失败
C.冷战结束加剧世界危机D.世界多极化趋势受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