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2 . “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和反霸B.和平与发展C.共享与共荣D.生产与环境
3 .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2018-06-10更新 | 3679次组卷 | 8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4 .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018-06-09更新 | 8245次组卷 | 7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2018-06-09更新 | 8006次组卷 | 6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自学检测(收假考试)历史试题
6 .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1948年6月到2001年7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A.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
B.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C.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D.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7 . 有学者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据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两极格局瓦解
B.两极格局终结实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C.两极格局存在制约全球经济发展
D.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8 . 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解体B.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C.生产力的分工和发展D.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9 . 2018年元月16日,加拿大和美国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共同主持召开了包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但未有中国、俄罗斯参加的旨在向朝鲜平壤施压使其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项目的联合会议。这次会议与60多年前同样是针对朝鲜的行动相比
A.行为合法,且目的高度一致
B.行为不合法,目的高度一致
C.行为不合法,目的不完全相同
D.行为合法,目的不完全相同
10 .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权力真空
2018-03-02更新 | 800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