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24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出现对中国新能源车的新抵制言论和计划,对中国的新能源车挥动“关税大棒”。美国总统拜登称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应对中国新能源车。美国抵制和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根本目的是(     
A.打破国际贸易的壁垒B.促进世界绿色经济的发展
C.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D.打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024-06-0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呼吁建立共同市场,主张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发声,加强在能源、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了许多一体化组织。这反映出拉美国家(     
A.团结一致以争取民族独立B.通过合作主导全球化进程
C.试图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D.基本实现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
2024-05-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全球政治与安全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力量与影响的此消彼长,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新兴大国作用凸显,已走向了全球政治舞台的中央。材料意在说明(     
A.新兴大国垄断了世界话语权B.西方大国的世界主导权减弱
C.世界权力中心呈分散化趋势D.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60年代,东亚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到了80年代,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东亚为7.9%;90年代时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只有1.1%,而东亚却高达8.3%。东亚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是缘于(       
A.东亚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C.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D.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
2024-05-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96年年初,欧盟通过谈判,分别与突尼斯、摩洛哥、以色列、埃及和叙利亚等国正式签署协议。根据协议,欧盟将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振兴和结构改革提供大量财政援助,并进一步加强各自贸易和工业领域内的合作。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盟努力扩大经济影响B.欧盟结盟式外交快速兴起
C.欧洲一体化的横向发展D.新兴民族国家力量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世界银行官网2023年12月发布《中部非洲国家经货共同体报告》指出,2022年财政盈余占GDP的3.2%,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例从2021年-1.3%增至2022年1.9%,然而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油、矿等原材料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这表明(     
A.中部非洲国家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B.全球化浪潮冲击了非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C.国际经济秩序使中非国家面临诸多挑战
D.类似发展中国家亟待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
2024-05-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认为,对非西方的民族国家来说,文化寻根可视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用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的术语,又可称为“全球地方化”的具体表现。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据此判断,该学者主张(     
A.抵制全球化以保护民族文化的传统
B.逆全球化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借鉴外来文明的同时要立足本国国情
D.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是普世价值观
2024-05-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2024·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所示可以用来说明.进入21世纪以后(     

A.世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确立B.世界多极化的演进发生质变
C.世界经济领域出现逆全球化D.世界单边主义得到有效遏制
2024-05-08更新 | 32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法因因坚持金本位导致法郎汇价偏高,便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到1932年年末共有10个国家紧随其后实行贸易的完全配额或许可证制度;而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据1932年进口情况估计,其实际上物品的平均税率达53.2%,一战后重建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各区域贸易集团图和各园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19346月,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政府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患贸易协定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50%。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患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增加了40.1%。《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成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独霸世界。钢铁、汽车、建筑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园普遍重视并扩大钢铁的生产。为了缓解钢铁产能过剩,扩大钢铁出口,欧共体给予了出口补贴,这一举措引起了美欧之间的钢铁贸易摩擦。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对从欧共体进口的钢铁征收了高额反补贴税。后经双方谈判,欧共体同意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实行“自动”出口限额。美欧矛盾暂时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碍决。

——摘编自彭波《千年贸易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的表现,简析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互惠贸易谈判与“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与西欧贸易摩擦没有引发国家战争冲突的原因,并评价美国与西欧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表所示为1999—2003年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官方外汇储备货币中美元、欧元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
美元71.0%71.0%71.4%67.0%65.9%
欧元17.9%18.4%19.3%23.9%25.3%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B.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然确立
C.美元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D.欧盟国际经济话语权增强
2024-04-1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