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1 . 阅读如图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注:AIIB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缩写
A.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了严重冲击B.美国控制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用增强D.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任重道远
2023-11-17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2021年,高盛、瑞银、渣打和法国兴业银行在内的22家大型国际银行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数字人民币。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专门分析此事,并报告“美国正在面临国际经济中的斯普特尼克(俄语:人造卫星)”。这反映出(     
A.人民币优势地位B.政治多极化格局C.区域集团化趋势D.冷战思维仍存在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1019日,毛泽东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苏瓦拉底时指出: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地带的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中间地带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这个地带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国家,包括有三种性质的国家。第一类是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第二类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的已经取得民族解放,有的还在争取民族解放;第三类是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他还认为,在这些中间地带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内部纠纷。这些纠纷应该用和平方法来解决。

——摘编自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凡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格局,大致需要34年或45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充其量是几年的时间。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一个新格局却要经过十倍以上的时间。70年代开始的多极化到80年代末只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进程,这已经是20年的光景。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9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地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日本和德国,它拥有比其他大国更先进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和地缘优势等条件。1997年以来,东亚地区多数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又使美国的一超地位相应加强。

——摘编自顾关福《冷战后的过渡性国际格局》

(1)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解读材料一中毛泽东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新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4 .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透支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信用,还将热钱注入世界。2014年后美国率先提出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发达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压力加剧,本币贬值,资产泡沫的破灭风险增大。这反映出(     
①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完善的,对发达国家的约束力有限   ②世界货币信用下降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                                     ④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有所削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29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提出了“利益边疆”的概念。利益边疆没有确的地域指向性,主要涉及经济边疆、政治和意识形态边疆、文化和信息边疆等。这一理论(     
A.反映了强权政治和世界霸权主义B.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催生出单极世界格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年份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1925195040020.528539.91159.3
195025017242944952.527516.7
1970   69866.667325.4
19754076156438.475368.681127.2
1997582926814688074180138.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   法国开发署和巴黎政治学院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0项参照标准。

治理主题平等的要求全球角色,地方挑战应对危险
参照标准1.人口
1)人口众多、流动频繁
2.人口
2)老龄化
3.能源模式:明天是哪一种?
4.生物燃料
1)回归农田
5.生物燃料
2)评估对气候的影响
6.农业:2050年能养活整个地球?
7.电力:发展之能源
8.能源:能用的起、多样化、洁净与安全
9.环境:要不要给大自然付报酬?
10.气候、生物多样:公正、公平与谈判
11.绿色经济:政策调控的时代
1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网络
13.城市增长:对治理的挑战
14.统计:全世界人口有50%住在城市
15.非洲:非正规城市
16.粮食:南方国家的城市如何反饥饿
17.城市交通:控制供应与需求
18.流行病:国际化的、城市的治疗方法
19.危险:预防的目标
20.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的威胁。

——引自皮埃尔·雅克主编《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2010年出版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所学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权力转变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问题:简要分析造成500年来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
8 . ShAnghAi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2018-12-16更新 | 2771次组卷 | 2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练)
9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