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表1全球因特网用户     

时间数量
1996年6000万户
2010年20亿户

表2国际直接投资额       

时间数额
1997年4000亿美元
2010年13462亿美元

表3 高、低收入国家人均GDP比较

时间比值
1990年51.3:1
2017年55:1

——据《世界现代史(下册)》、世界银行数据等整理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许多全球性挑战越来越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付。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打造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国以开放姿态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努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让各国人民一起过上好日子。2017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这次盛会探索建立新型的政党关系,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2018年6月,习近平强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1、表2所反映的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指出表3所反映的人类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哪些方案?并列举两则事例说明中国是如何践行这些方案的。
2024-02-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全球化却展现出重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逐渐遇阻,贸易保护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各种非关税壁垒盛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着极端势力、民粹主义思潮扑面而来。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签署并退出TPP 事件交替登场,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对艰难前行的全球经济无疑带来极大的冲击。在被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称为“病态(New Abnormal)”的现实世界,已习惯于享受全球化红利的民族国家,正面临着令人惶恐的不确定性。

——张韦恺镝、刘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国方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三个波次”全球化的历史时期,并分别归纳其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当前“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应对方案的意义。
2023-12-2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冷战”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中国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战争临近结束时,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随着和平的到来,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大同盟走向分裂,并为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国际政治学通常以“极”为单位称谓世界格局。“极”的实力由多种要素构成,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关注的焦点是主要政治力量,即区域性或全球性大国。而今天,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这将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型力量,强调的不是对抗或改造,而是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仅体现在新型国际关系、新理念中,也体现在合作倡议的具体落实中。

——摘编自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并列举中国文明型力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2023-02-15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创作了漫画《无尽的赔偿》。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1921年,希特勒说道"仇恨!我们拥有仇恨!"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依据材料一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美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为维护联盟间的经济秩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含义,并列举推动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美国从对苏遇制的全球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列强,使它们在战后沦落为二流或三流的国家,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这样,西欧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与美国联欧制苏的需要相结合,就使得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交汇点。美国凭借其实力地位充当联盟的盟主,而弱小的西欧国家则在联盟内扮演从属性的“小伙伴”角色。

——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的政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欧联合的原因,并指出美国“保护”西欧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的标志性事件。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6 . 冷战是二战后近半个世纪里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其影响极为重大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是战后头号强国,苏联是战后头等强国,它们的一个共识是:在刚经历二战后,必须避免美苏直接交战。但彼此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就不可避免了,这就是冷战的根本起因……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遏制苏联的政策是冷战的直接起因。

——杨捷《冷战九讲》

材料二   冷战后的世界并不是美国领导下的单极的世界。在冷战的过程中,美国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削弱,实力的下降使美国再也不能够担负起领导西方世界的重任,就更不用说领导全世界走向21世纪了。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美国之外的其他的力量中心正在崛起,这是不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陈开仁《冷战——实力与谋略的较量》

材料三   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各国应该致力于国内事务,努力解决好国内问题。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冷战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冷战后的世界并不是美国领导下的单极的世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其他的力量中心”。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