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2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引发世界恐慌
B.是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是一把双刃剑
D.违背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
英国1.9%9.5%19.9%18.5%
法国4.0%5.2%7.9%6.8%
德国2.9%3.5%4.9%13.2%
美国0.1%2.4%7.2%23.6%
日本3.8%2.8%2.6%2.4%
中国32.8%29.8%19.7%6.2%
印度24.5%17.6%2.8%1.7%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据材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纵观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要素、市场要素、制度要素,制衡要素、多极化要素等构成,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特征,它同时标志着世界经济正发生着部分质的变化。

——摘编自杨亚非《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
(3)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2019-07-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营山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5 . 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其根本动力是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
B.国际金融的发展
C.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
D.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外法权(指领事裁利),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思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晤在上海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在郑州举行。期间,李克强总理和各国总理一起探讨区域安全与合作。这不仅是河南人民的光荣,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


请回答:
(1)“治外法权”始于哪一场战争之后?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

2019-06-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7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集团化正向纵深发展。通过调整合并,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突破了区域性经济集团只能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组成的传统观念。这种变化
A.使经济发展突破了传统观念
B.消除了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差别
C.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模式
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8 . 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贸组织的成立
B.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认可和接受
C.欧洲联盟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9 .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付给韩国装配工人,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主要说明
A.美国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10 .
成立时间名称
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2019-01-30更新 | 4186次组卷 | 53卷引用:四川省郫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