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启动了“报导中国项目”,强调要在亚洲人中培养一种更强烈的意识——国际共产主义威胁亚洲国家和个人的利益。项目的宣传内容或放在国际知名英文报刊(私媒)上发表,或给美国的其他宣传站点(官媒)提供材料,由这些宣传站点在当地英文媒体中传播,但基本都隐去美国政府这一消息来源。1959年之前该项目只局限于亚洲,后来扩展到了55个国家。1960年美国明确地把该项目等级列为国家安全层级,宣传语言也从原来的只有英语到后来增加了西语和葡语(拉美)、法语(非洲)、阿拉伯语(中东)等。

——摘编自翟韬《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来,美国意识到第三世界的运动越来越脱离美国的设想,还影响其对外政策。同时,美国方面还观察到,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使用“人民外交”的策略,他们认为这是中国通过在国际领域里运用“统一战线”策略打开外交工作局面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沈志华、梁志主编《窥视中国: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

(1)根据材料一、概述美国涉华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进行涉华宣传的原因。
2024-03-26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3106日,埃及与叙利亚为夺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尔及利亚、约旦等九个国家也相继对以色列宣战或派遣志愿军援助埃及和叙利亚。在这场战争中装甲部队被大量的应用于战争,仅仅在1014日,埃及与以色列就投入了1800辆坦克进行大会战,这在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电子技术和各种战术导弹也被广泛地用于战争,这使得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的损失约60%、舰艇的损失80%以上,大部分被毁坦克均被各种导弹所击毁。阿拉伯国家一开始占据优势,但是以色列军力强大,又有美国以及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援助,很快以色列就扭转了战局。为了抗衡西方国家, 阿拉伯国家组成的石油组织欧佩克做出了惊人举动,将油价上调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在联合国的积极斡旋之下,双方最终停战。第四次中东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让它认识到不能永远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结怨,必须寻求在外交上有所突破。

---据格哈尔德·康策尔曼《第四次中东战争》等

(1)根据材料,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都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拥有了行使决定的权力,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逆全球化重要时间轴


(注:TPP为美国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

——摘编自万广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024-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湾战争是指1991117日—2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11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摧毁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瘫痪伊军指挥系统,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惨重。战争使伊拉克、科威特境内的多口油井遭到破坏,根据国际环境专家的测算,科威特油田大火向大气层释放的污染物质达到600万吨。燃烧后释放的污染物,将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病毒细菌滋生蔓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增加人类的死亡率,污染物对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名胜古迹都会造成灾难。

——摘编自《动荡中东何时休——以两次海湾战争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引发西方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未曾断过,但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战后,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挟伊战速决之势,谋求单极世界霸权,中东地区成为其建立世界秩序的试验场。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这种变化不仅给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中东地缘政治的巨变,也使外部国际力量调整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

——摘编自余国庆《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嬗变与阿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2278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在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成为第三世界及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17日,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018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结果世界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从3美元迅速飙升到21美元,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英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

——摘编自刘世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化趋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的背景及实施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3年石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8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必须强调指出:在中国和朝鲜国土上进行的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摘自《日俄战争与东北亚局势重组》

材料二   2003年六方会谈召开以来,朝核问题历经波折,甚至还出现了朝鲜核试验、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的局面,但局势终究没有失控,这里面中国的作用尤为关键。这也再次证明,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能维持六方会谈这个框架,使朝核危机得以在框架内化解,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东北亚和平的重要贡献。

——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朴键一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从日俄战争时期的“局外中立”到朝核六方会谈“作用不可替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东北亚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2021-10-0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政府认为必须动员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战争努力,所以政府的计划委员会负责起了有关工业、运输、农业等各行各业的主要决策。工厂招募数百万的妇女来制造武器、弹药和军装,证明了战时经济能够迅速拉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成功的记录为后来的政府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管理,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极具吸引力的模式。

——摘编自麦克尼尔《人 类之网:乌瞰世界历史》

材料二 如果说“ 一战”使美国脱颖而出的话,那么“二战”则把美国造就成了独一无二的经济巨无霸。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其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处于低迷,90年代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借口,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199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3%。1999 年初,美国股市持续震荡股指大幅下跌,美国为首的北约酝酿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战争前后100多天的时间里,道琼斯股指的涨幅竞与美国之前近百年的涨幅相当。

——摘编自房宁《战争与美 国经济》


(1)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战争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之后,随着欧美各国通过不同政策来提高本国底层民众生活,恐怖主义逐渐淡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活动又开始日益频繁,并向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热点是在殖民地、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方式层出不穷。7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网络。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近四千起恐怖活动,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数则翻了一番。1988年国际恐怖活动发生了856起,死亡人数多达660人,其中中东地区共发生313起,占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进入9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老的恐怖组织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组织开始出现,恐怖袭击目标已由外交、军事、政府扩展到商业、一般平民和公共设施。1972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

——摘编自杨隽、梅建明《恐怖主义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恐怖主义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对恐怖主义的基本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