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50年9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时……在俄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的这次侵略行为,并要求共产党军队从朝鲜撤出。

材料三   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近年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

材料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五   从政治角度说,我可以明确地肯定地讲一个观点,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再从经济角度来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的分裂状况有何共同特点?概括指出造成两者分裂状况的最重要原因 ;
(2)材料二中投票表决结果的高度一致反映了什么问题?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是怎样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五中邓小平就当今世界局势着重阐述了哪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之间有何关系?
2024-04-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高达13000亿美元,相当于被统计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度低落……80年代末33种初级产品的实际价格比70年代下降了30%,石油价格在1984—1988年间跌幅达65%。这对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打击十分沉重。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的范围而扩展至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真正全球性变革的浪潮。……西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国家主权原则受到侵蚀、贫富分化加剧、人才外流、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文化霸权问题、世界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和社会犯罪问题猖獗等。

——摘编自王最、王平等著:《普世原则与特殊道路:亚非现代化困境》

材料三 几十年来,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重要基础,也是中方长期、鉴定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续写中卢友好合作关系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走出困境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2024-02-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奥运会(夏季)举办国一览表

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
1896希腊1900法国1904美国1908英国1912瑞典1920比利时
1924法国1928荷兰1932美国1936德国1948英国1952芬兰
1956澳大利亚1960意大利1964日本1968墨西哥1972德国1976加拿大
1980前苏联1984美国1988韩国1992西班牙1996美国2000澳大利亚
2004希腊2008中国2012英国2016巴西2020日本

注:【1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三届奥运会因世界大战被迫停办。【21972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造成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史称“慕尼黑惨案”。【3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1)根据材料,指出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现代奥运会举办国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奥运会举办国的新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4-02-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美国和欧洲盟国、日本、澳大利亚秘密组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简称“巴统”,苏联、东欧和一些民族国家被列入禁运对象。1950年,巴统正式将中国列入禁运国家之列。1952年,巴统成立亚洲分支机构“中国委员会”、专门实施针对中国和朝鲜的禁运。1990年6月,巴统决定放宽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出口限制,1993年,会员国一致认为巴统“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次年4月9日正式宣告解散。为弥补巴统解散后国际多边出口管制的空白,1996年7月,在美国的操纵下,“巴统”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以及南非、印度等共33国的代表签署《瓦森纳协定》,简称“瓦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员国间的信息通报制度,达到对常规武器和双用途物品及相关技术转让的监督和控制。协定在口头上将伊朗、伊拉克、朝鲜和利比亚4国列入管制对象。中国同样在被禁运国家之列。

组织机构

限制清单

巴黎统筹委员会

先进材料、材料加工、电子、计算机、电信和信息安全、传感器和激光器、导航与航空电子、船舶、推进设备

瓦森纳协定

特殊材料及相关设备、材料加工、电子、计算机、电信和信息安全、传感器和激光器、导航与航空电子、船舶、航空与推进设备

——据郭锦《从巴统到限制军售——西方对我国技术出口管制的历史演变》等


结合材料,以“从‘巴统’到‘瓦协’”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上图反映了1880年—1996年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的波动情况。任取两个时间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要阶段特征以及原因方面,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2024-0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这一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小范围的,污染源较少,往往可以由一国政府独立解决。70-80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70年代后半期,美国积极倡议并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环境合作,推动创立国际环境机构并提供大量环境援助。80-9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环境外交政策由积极合作转为消极对抗,90年代初再次进行了调整。1996年,美国以捕捞大虾未采取措施保护海龟繁殖的环境义务为由,禁止进口中国的大虾。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

日本在1991年主持召开亚太环境会议,表示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加强亚太各国之间合作,全力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与此同时,日本又不顾国际舆论向海外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欧洲首次提出发达国家应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并表示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欧盟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等地国家开展了多方面的环境合作。欧盟在对外环境政策上有系统全面的框架,但内部政策执行时困难重重,如德国和瑞典积极促进欧盟实行较高的环境标准,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则表示反对。

——摘编自房乐宪等《美日欧环境外交政策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日、欧的环境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环境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土耳其国家对基督教世界的步步紧逼使西欧的处境和空间不容乐观,在内外困境之下,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

第六编新兴的西方世界,1500-1763

3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3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3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3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节选

材料二   美国为了不让别国商品染指美国市场,于19306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共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其中50种从免税改为征税,平均进口税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日本轻纺工业依靠工人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等低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和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产品。英国在其主要的棉纺织品海外市场迅速溃败。面对日本的疯狂倾销,各国群起而攻之。……1932年世界贸易总额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迈出了新的一步”的有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解决其“处境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作者以1763年划界的理由。
(2)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危机最终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对国际关系危机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2024-01-24更新 | 108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在国际组织上的合法席位问题,因为其事关中国主权问题。中国政府积极争取恢复在多个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驱逐国民党代表,进行了多方努力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苏联等国红十字会的支持下, 中国红十字会在1952年第18届国际红十字会大会上恢复了应有的合法席位,从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的第一个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大成功。

——摘编自高中华《中国红十字会与建国初期的外交(1949-1976)》

材料二   随着世界矛盾与冲突的加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参与国际发展合作中较好地完成了其职责和使命,在发扬人道博爱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面临着人员安全保障、国际性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二元体制、信任危机等突出问题。

——摘编自刘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与国际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恢复国际红十字会合法席位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应如何应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