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争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材料二   自1823年开始实施的美国外交政策,尽可能地减少对欧洲国家的亚洲和非洲殖民地之间的干涉,但寻找可能的欧洲国家剩余的未开发的殖民地并进行殖民,但坚决地反对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尽可能的拉拢在美洲的其他国家作为盟友。

材料三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四   俄乌冲突后,“新冷战”说已充斥西方舆论场。美国和西方国家鼓吹回归“平行世界”,主张退回狭小的西方世界,放任国际社会逐渐裂变为西方和非西方这两个“平行世界”。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地位,试图将这种“平行关系”塑造为冷战时的对峙状态,重新制造阵营对立。

——《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建国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及重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苏都把对方视为敌人的原因。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观,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与国际观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急欲完成自威尔逊时代以来的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由维持在美洲的领导地位转向追求世界领袖作用。杜鲁门总统19451023日在国会提出要在国际间起“领袖作用”。鉴于二战的惨痛教训,战后初期苏联将战略重心摆在谋求国家安全利益上,力图把战前资本主义列强套在自己周边的“防疫带”转变为“安全带”。战后随着关系日趋紧张,两国都不约而同把双方的对抗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之间的较量,并确信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这些理论、原则和制度的胜负。

——摘编自刘志青《战后美苏矛盾的演变与冷战的开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世界格局呈现了多维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不管昔日的大国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不论发展中国家能否承受这个机缘,多极世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美苏矛盾加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3 . 材料   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面无私的援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1973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后,越南为谋求地区霸权不断挑起边境冲突,并大肆迫害、驱逐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1978年夏天,越南共产党四届四中全会竟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并叫嚣打败中国。19792月中旬,中央军委命令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对越军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我军连续打下同登、谅山、禄平、高平等20多个越南城镇和战略要地,使越南战略纵深门户洞开,给予越南侵略者以严厉的教训和惩罚。从35日至16日,我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张健国《新中国边境上的自卫还击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意义。
2022-05-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成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上至太空、下达海底,大到全球气候,小至衣食住行,都成为国际法调整的范围。《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1954年,中国提出和倡导的“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被公认为是对国际法原则的有益补充。进入21世纪之后,普世价值、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国际法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等

材料三   “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解决问题的出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要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要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

——摘编自2021年习近平主席《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理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国际法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新变化
(3)有人说中国方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2022-04-03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建立军事同盟关系的热潮。从1945年到 1959年,当时的独立国家几乎都同其他国家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军事同盟关系。但1960年起,扩军备战行为日益不得人心,之后30年间新建立的军事同盟还不足前巧年的1/3,原有的军事同盟 纷纷瓦解。各国转而强调国家之间的关系要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新建的军事同盟也都是出于地缘 政治的考虑。1971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演说,表示愿意同其盟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也发表过类似的讲话。但一些小国间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国际组 织却仍然充满生机,比如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这些既是世界战略格局 由两极向多极转化的产物,又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韩金坡《战后国际军事同盟关系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国际军事同盟关系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国际军事同盟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3-3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突出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政府和企业主携手设计新的有利于全球性商业扩张的机构-银行、信贷公司、合股公司和货币制度,引发了后来人们逐渐所说的商业革命……法国殖民贸易在1716年价值2500万里弗,1789年上升为2.63亿里弗。在英国,大致在同一时期,对外贸易价值有1000万英镑上升为4000万英镑,后一数字是法国的两倍以上。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早期全球化进程开始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普遍交往的建立;工业革命及其扩散带动全球化在19世纪末达到第一次高潮,但随即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两个平行市场对峙局面的结束,国际经济在信息革命和跨国资本的强力推动下大步走向全球经济,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制度架构的全球化形成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汉、唐、宋三个时期丝绸之路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第一次高潮”到来的共同原因。并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新高潮”的原因。
7 . (节选)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毋庸置疑,亚洲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然而,除了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之外,亚洲还是世界的潜在政治火山。亚洲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会超过欧洲,但是在地区的政治发展方面却存在着突出的缺陷。亚洲缺乏欧洲已有的合作性多边结构。这种结构在欧洲的政治形势中占着主导地位,并对欧洲那些较为传统的领土、种族和民族冲突加以淡化、缓解和遏制。亚洲没有类似欧洲联盟或北约的组织。……今天的亚洲是世界上新近觉醒且日益发展的群众性民族主义最主要的集中地。这种民族主义之所以被煽动起来,是因为亚洲国家突然可以接触大众通讯工具。而使这种民族主义更加活跃的是日益增长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所造成的日益加大的社会期望值。人口和城市化的爆炸性增长和发展则使得这种民族主义更加易于发展成为政治性的涌动。亚洲国家扩充军备的规模使得上述情况变得更加不祥。简而言之,东亚地区充满了活力,迄今为止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正将这种活力引导到和平的方向。但是到某个时候,一旦某些突发事件,哪怕是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事件引起政治激情的释放,安全阀就有可能被冲垮。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东亚地区的形势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东亚地区形势形成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燥起,国际费台上既有G8+5,即入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一个,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据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

材料二中国崛起是国际格局变革重大的推动因素,日益影响着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的进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据李兴、成志杰《大国关系与中国声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际形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运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变革中发挥的作用。

10 . 合作与对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大事记
时间
主要事件
1921年
英国实行“保护工业法”,规定了高额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
1927年
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由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会议未达成协议。
1930年
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诸列强纷纷仿效。
30年代
英、法、美等国实行进口定额制度,由政府对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颁发许可证。
英、德、法、美等国由政府出面直接向外国进口商提供信贷,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指定商品,以扩大商品外销。

                                                              ——
——摘编自宋则行 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的三种主要举措,并简述其对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局势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他们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全球经济格局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3)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争论激烈。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当今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16-11-27更新 | 100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