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时间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
1750年19.20.113.1
1850年22.72.38.1
1900年24.95.17.4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将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概括材料二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2024-03-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亟需加强国际合作B.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旧经济秩序面临瓦解
2024-02-2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 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4-04-07更新 | 99次组卷 | 61卷引用:【市级联考】重庆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图是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其中蕴含着史实和历史寓意。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史实和符合史实的寓意。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所揭示的联合国状况是怎样被打破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1世纪初,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
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2023-11-15更新 | 12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B.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C.世界文化实现一体化D.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2023-08-18更新 | 151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指苏联)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三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目的?举例说明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实践这一主张的。
(2)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尼克松政府“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9 . 1974—1975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该协定的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洲共同市场,而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商品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     
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022-09-16更新 | 3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某跨国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80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B.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C.跨国资本全球流动D.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