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 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4-04-07更新 | 110次组卷 | 61卷引用:【市级联考】重庆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指苏联)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三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目的?举例说明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实践这一主张的。
(2)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尼克松政府“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3 .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 . 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2009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
2022-07-21更新 | 68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D.消灭霸权主义
2022-05-02更新 | 44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 第3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课时练习
6 .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022-07-08更新 | 1966次组卷 | 144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两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班学生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有关“近代早期世界贸易”的资料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使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简述近代早期世界市场的表现。

第二组同学搜集到“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料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百分比

年份
国别
17501800183018801900
英国1.94.39.522.918.5
德国2.93.53.58.513.2
美国0.10.82.414.723.6
中国32.833.329.812.56.2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概述表中英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组同学搜集到“全球化历程”的资料如下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3)根据第三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任选一个“全球化波次”加以说明。(要求:时段清晰,史实准确)
8 . 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对外营业,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土尼主题乐园。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消失B.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
C.世界各国贫富差距缩小D.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2022-12-14更新 | 57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表为不同学者关于全球化进程阶段划分的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分别指出上述材料中三种划分方式审视全球化的视角,并从社会制度演变的角度重构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021-01-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