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出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体现出新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高深莫测B.实时更新C.相互促进D.智能便捷
2 . 下图所示为1970~2020年国际商品贸易占全球GDP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B.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优化
C.自由贸易已成为全球共识D.各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3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两伊战争(19801988年)之初,由于担心苏联乘机而入,美国表态“保持中立”,并申明愿与两伊改善关系,同时私下认为:“(它)对海湾地区的威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来巩固我们的安全地位。”因此,在战争之初美国便暗中扶植伊拉克,为其向美国购买军民“双重用途”的装备、技术提供便捷,以打击反美的伊朗政府。直到19823月,伊朗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时,美国与伊朗进行秘密接触,并默许伊朗通过第三国或美国的盟国获得武器及零配件。19824月,伊朗大举反攻,美国随后坚定了支持伊拉克的政策,并在“伊朗门事件"后得以加强。战争期间,双方竭力打击对方的经济目标,实行“经济消耗战"。据估计,战争中两伊共死亡约100万人,伤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亿美元,同时,在此过程中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得到巩固,历代统治者头痛的伊拉克国家构建和民族整合的难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战争结束后,两伊均未能实现自己初始的战争目标,并认识到武力并非输出革命的最佳途径。

“伊朗门事件”即1986年美国被曝以大批装备及有关伊拉克防御的军事情报换取在黎巴嫩真主党手中的美国人质获释。

——摘编自冀开运 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两伊战争的影响。
4 .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幻,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当今国际舞台上既有八国集团(G8),即工业化大国“俱乐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又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还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据网络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对“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这一观点作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023-07-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利用“天下无对手”的优势,推行赤裸裸的实力政策:大幅增加军费,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否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拒签《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大力发展国家反导防御系统,大搞“反恐划线”。这说明美国(     
A.极力追求永久的单极世界B.试图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继续推行冷战政策D.国家实力及国际地位增强
6 . 如表是1976—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由此可以推知(        
时间1976年1992年2000年2008年2015年
比重70%68%66%52.8%47%
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
7 . 下表所示为1994~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亚太经合组织(       

时间

会议及宣言

主要内容

1994年印尼茂物会议发表《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与会领导人承诺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该行动计划称为“茂物目标”
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发表《执行茂物宣言的大版行动议程》制定实现茂物目标的具体原则和内容:首先阐明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15个领域的目标和集体行动计划;其次是经济技术合作,阐明13个领域的共同活动内容
1996年菲律宾马尼拉会议发表《马尼拉行动计划》确定了实现茂物目标的集体行动计划,要求所有成员提交单边行动计划,阐明15个领域短、中期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自愿采取的具体步骤,同时规划2010年至2020年的长期目标
A.以机构制度化运行方式为主B.遵循平等互利与渐进性原则
C.成为亚太地区新经济增长点D.重塑亚太区域经济发展秩序
2023-06-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科技革命的两面性]

材料钱学森将20世纪80年代正在兴起的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并提出“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总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发展,孕育出新的产业。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制约,它也会给人类带来惨痛的灾难和损失,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障碍。

——摘编自唐素琴、魏旭丹、赵宇《新科技革命对法律的挑战及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9 .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主要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2023-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许多人将“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发起的“马歇尔计划”。实际上,“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发达的欧洲进行经济重建,而“一带一路”则主要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推进经济发展,且由于涉及国家数量众多、协调困难,“一带一路”的整体实施难度远大于“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课题组

《认识亚投行——从亚投行看世界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很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是中国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将他们带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帮助他们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这既提高了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提升了沿线各个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当今世界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国经济的动荡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等时刻在威胁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这种局势下主动贡献中国智慧,提出承载了全球治理和经济全球化梦想的“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卢向红、毕芳荣《“一带一路”下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影响。
2023-06-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