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学者福山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该书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一、20世纪末,从苏联、东欧到拉美和亚洲,“强权政府”大面积塌方;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市场经济和意识形态胜利,而且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这种状态。二、西方应该“帮助”其他国家建立西方式的“民选政府”。三、科技及其引起的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动力,并将导致所有国家和地区“奔驰在同一条道路上”。该书引起广泛讨论。美国《华盛顿邮报》赞其“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对目前全世界的变化的深刻研究”;中国译者表示其立场及观点是错误的,仅就当时主要的一些现象就妄下断言的研究方法是“偏颇”的,拉美大部分学者也持此议。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等

选取材料中该书至少两点主张,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知识,就该书存在的不妥之处进行论证。(要求:结合史实,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被认为是“基于普遍性的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间关系”的多边主义。彼得·卡赞斯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多边主义是一个双重等级安排的“地区性世界”:第一重等级安排是在美国和德国、日本之间,作为美国控制欧洲和亚洲的支点国家;第二重等级安排则是德国和日本分别同欧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之间。戴维·莱克则将这种等级关系推广到整个国际体系,认为“国际等级创造了国家间不同的功能分工和相互依赖”。约翰·伊肯伯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多边主义总结为“有自由主义特色的政治等级秩序”。美国居于这个等级秩序的核心,七国集团(G7)是多边主义的内核,其他发达国家是中间层,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最外层。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成了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也逐步上升。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趋于对等,相互融合的程度也在加深,等级化程度明显降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多边主义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世界经济多边主义转型的原因,并就如何践行“多边主义”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27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五校联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4 . 2017年7月美军中央司令部官员给推特公共政策团队发了一个表格,包含52个阿拉伯语账号,要求优先服务其中6个,其中一个专门用来宣传美国无人机对也门的军事袭击,例如袭击是精确的,杀死的是恐怖分子而不是平民。并要求,推特将这批阿拉伯语账号放入“白名单”,用来放大某些信息。这表明美国(       
A.借助科技优势进行文化渗透B.依靠军事实力控制阿拉伯世界
C.凭借大国地位完善全球治理D.依托经济力量推动全球化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996年国际贸易额已达到6.69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2.8倍,是1990年的2倍;1998年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超过6.74万亿美元,约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万亿美元的23.4%。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失败后,于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纷纷开放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989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1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如期建成;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于1994年结成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9月爆发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迫使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西班牙比塞塔和法国法郎先后“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或对马克大幅贬值;1994年在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墨西哥爆发比索贬值危机;1997年,国际对冲基金冲击泰国泰铢,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1983年人均GDP高收入发达国家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到1994年变为62倍,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最低国家的444倍。

——摘编自张昌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二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国家越来越难以有效回应民众的诉求,特别是无法限制并消除政治资本化的严重危害,如英国公投脱欧与特朗普逆袭上台充分凸显了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乱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宣称只买美国商品和雇佣美国工人。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越来越边缘化,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矛盾加剧,恶化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社会生态。逆全球化阻碍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货币与金融联系,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与运行的不确定性。部分发达国家的保守主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对自由世界市场的不信任,加剧了孤立闭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融合之间的矛盾。脱欧公投前,留欧派和脱欧派各自展开造势活动,加剧了业已严重的政治极化现象。为获取更大利益,发达国家趋于保守的对外经贸和政治交往,甚至抱团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联系和国际社会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

——摘编自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其危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7年,不结盟运动提出了将安理会成员总数增加到26国的改革方案,后又追加了增加6个具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其中必须包括非洲国家)的提案;2005年,不结盟运动作为主要利益集团的代表,对联合国改革的《成果文件》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大量修改建议。这体现出(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联合国改革的成果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023-08-10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得到流行。这说明
A.国际交往影响社会习俗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明显
C.唐朝传统文化影响深远D.媒体宣传是唐装流行的根源
2023-07-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存了不少问题和弊端,经济全球化出现“回头浪”。

经济全球化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不能因噎废食。动辄“退群”“脱钩”“筑墙”,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须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各国应携起手来,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纵观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呈现出哪些显著特征?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9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信息技术的绝对领先地位,大力推行新军事变革,用大量现代高技术武器特别是数字化武器装备美军,使美军在常规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这反映出(       
A.信息化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B.信息化导致单极世界的形成
C.信息化优势巩固了美国军事霸权D.信息化加速了世界军事格局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当欧洲人民继续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历史而感到自豪时,他们决心超越从前的分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建立共同的命运。”下列国际组织的建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欧洲联盟B.“北约”C.世界银行D.联合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