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
A.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国家有共同诉求B.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D.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组织成员
2 . 1981年,印度尼西亚宣布计划建立一个20万吨的纯碱厂,这一计划既冲击了同期投产的泰国40万吨纯碱项目,也将导致东盟碱厂的停建。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的关系顿时紧张。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东盟(     
A.重视吸取二战的教训B.矛盾重重并濒于解体
C.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D.主张抵制经济全球化
3 . 据《国际组织年检》统计,20世纪初以来国际组织的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时间政府间组织非政府间组织合计
1909年37个176个213个
1951年123个832个955个
1989年4068个20063个24131个
2005年7350个51509个58859个

A.众多组织的成立扼制了国际冲突B.国际协作日益密切和细化
C.政府间合作滞后于非政府间合作D.二战前国际合作需求较低
4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不仅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阻断了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加大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运转的难度,引爆了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揭示了国际合作的脆弱性和国际规则的缺失。这表明
A.建立经济新秩序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不合时宜
C.中国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以“引进来”为主
D.在国际合作中推进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
2020-12-10更新 | 23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山师大峄城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全球化”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把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则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某些产业规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轻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材料三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箫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3)据材料三,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12-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出现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
A.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The Europe Union
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D.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Region
2020-12-07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冠疫情期间欧盟委员会对疫情严重国家避而远之,拒绝向他们出口相关设备。成员国各种内斗,互相抢劫盟友口罩,剑拔弩张。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得不到欧盟的帮助,人们自发地降下欧盟旗帜,甚至有人焚烧欧盟旗帜。这表明
A.欧洲联合面临挑战B.欧盟走向四分五裂
C.意大利着手脱离欧盟D.各国缺乏共同利益
8 . 2019年,美国人工智能公司Kneron仅使用手机上的一张照片,便成功骗过了荷兰最大的机场——史基浦机场自动登机终端上的传感器。他们还声称使用同样的方式进入了中国的火车站网络系统。这说明
A.社会信息化削弱了经济全球化
B.手机的使用促进了知识共享
C.高新技术的滥用危害公共安全
D.网络对社会安全是弊大于利
9 . 从1951年到1975年,英国、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依次分别为2.6%、3.2%、4.3%、4.4%和8.8%,这一现象
A.反映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动摇B.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动
C.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D.体现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2020-08-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重要历史人物档案

材料二   二战后的国际组织

(1)仿照人物1,写出人物2或人物3的档案。
(2)材料二所示代表了哪两个国际组织?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