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万隆会议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万隆会议的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上述三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发起召开了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非盟、阿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覃辉银《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活动变化的背景;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多边外交与不结盟运动的相同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以及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处处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强国即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我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界90年代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请就材料二的一种观点或多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18-03-26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和重组,体现在地缘政治不断有热点凸显,有的媒体甚至以“新一轮冷战”来形容当前的国际关系。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一战后美苏冷战的重新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围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对冷战的爆发都负有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史研究的大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美苏两大国之间“缓和”体制的逐步建立,又抽去了国际关系中冲突性因素的紧迫性。随着国际政治对抗中“常规化”趋势的出现,冷战中意识形态对峙的因素也进一步淡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修正派”开始崛起。……进入90年代以后,苏联及其集团的瓦解又为学者们在不同程度上打开了接触利用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档案资料的大门。与此同时,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档案资料(尤其是与冷战走向结束的进程有关的资料)也进一步开放。

——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材料三一些当时发生时看似严重的事件,在之后反观时经常被证明为无足轻重;而另一方面,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的后果得以充分展示,从而这种变化反而会变得举足轻重。

——(英)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基本观点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70年代起学术界对冷战责任认定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论证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会变得举足轻重”。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研究国际关系史时应注意怎样的原则?

2016-12-12更新 | 942次组卷 | 2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巴西画家塔尔希拉·阿玛拉尔1943年创作的作品《有七只小猪的农场》,创作中融入了土著元素,表明土著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     
   
A.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特征B.突出了不同种族文化的优劣差异
C.体现了混血土著艺术的主导地位D.阻止了欧洲殖民文化的不断渗透
2023-04-23更新 | 425次组卷 | 9卷引用:22·纲要下册第2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________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________,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国际力量出现明显失衡现象)

(2)主要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________”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________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022-05-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前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以来,多边贸易体系对全球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开始,多边贸易谈判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增多,截至2014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379个已经处于实施阶段。除蒙古国外,全部WTO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以上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全球有35%的货物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1990年则仅为18%,主要经济体如欧盟2009年有44.6%的贸易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同一时期美国为41.6%。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与WTO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机制。

——摘编自沈铭辉《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

材料二       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上述协议中国都未参与。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新背景下全球贸易竞争的主动应对,是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的明智选择。建立上海自贸区,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用“开放促改革”。形成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

——摘编自《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加快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中国加快设立上海自贸区的影响。
7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经济全球化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等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陈旧逻辑。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

——秋石《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


(1)阅读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写出当代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就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旧逻辑”。结合所学,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的解决方案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身体力行的做法。
8 . 文化多样性出现的背景以及应对的策略是什么?
2021-1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9 .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
(1)表现:文化多样性是________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________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________
(3)应对:
①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________,维系自己的________
②中国:在传承和传播________文化的同时,尊重________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________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方案提高中国软实力)
2022-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前案)
10 .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背景是什么?
2021-12-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