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2023年10月1日起,全球首个“碳关税”在欧盟开始实施。按新规的规定,欧盟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商品征收“碳关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考虑效仿。由此可见,“碳关税”(       
A.健全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制B.保障了进出口双方的平等
C.推动了欧盟经济全面绿色转型D.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实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化进程整体上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文明,每个文明和族群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从现代化进程中获取的利益和支付的代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是明显不平等的。因此,世界最发达部分与人类大多数之间关系的协调将是决定人类整体命运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摘编自《世界通史》(华东师范大学版)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类整体命运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4-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世界“和平”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A.美国发挥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B.各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首要任务D.大国强权政治加剧世界局势动荡
4 . 阅读下图马宏亮的漫画—《21世纪“冷战阴谋家”》。该漫画主要揭示了(       
A.美国推动国际局势多元化B.地区冲突威胁着世界和平
C.世界政治力量失衡严重化D.国际霸权主义的卑劣行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20 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被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20 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 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出当今(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普遍接受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24-02-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超过了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眼里,新兴国家已不再是需要救济的“穷人”,对新兴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的诉求,发达国家“无心”且“无力”满足。这反映出(       
A.新兴国家面临更大挑战B.全球经济环境日趋恶化
C.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D.世界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3-11-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大联考全国乙卷)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全球治理体系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为前提和基础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合作为导向,扩大各国利益的共同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参与全球治理则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将维护自身的国家主导权与优越的国际地位置于首要地位。中国强调各国主权平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美国更多地强调本国的主导作用,追求自身在国际制度中的优势地位。中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参与全球治理进程,随后逐渐扩展到网络和太空等新兴领域。美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领导者,参与面极广。两国进行过有效合作,但中国主张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美国则更加偏好单边主义和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注重世界的整体性和全球公益,强调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考虑问题,重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统筹协调。美国的全球治理战略服从于国家治理需要,更加内向化,倾向本国国内事务。

——摘编自吴志成、李颖《中美全球治理战略比较》

材料二   自一战以来,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先后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颜体系、雅尔塔体系以及后冷战格局三次重大转变。这些全球治理体系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深受资本逻辑和权力政治的驱使,是一种典型的霸权政治和均势秩序支配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基本上摒弃了殖民掠夺的血腥手段,提倡“平等”“合作”“共治”等理念,赋予每个参与主体公平“发声”的权利,但这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需要的形式和手段而已,这完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的,完全是建立在大国之间势均力敌的基础上的。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体系本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排他性的“单边治理”体系或“西方治理”体系,全球治理体系正日益暴露出世界权力结构深刻重塑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严重缺失的主体性矛盾和缺陷。

——摘编自殷文贵《批判与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及其变革转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两国全球治理战略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变化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3-11-04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2—2021年,美国先后退出了17个国际组织或者国际条约,其中存在退了又返、返了又退的情况,比如美国二进二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些举动反映了(     
A.美国外交的利己主义本质B.美国外交政策的摇摆不定
C.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D.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增强
9 . 面对来自发达国家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际,印度总理莫迪撰文指出,部分发达国家依靠化石燃料走向繁荣,随着科技进步,新型能源不断涌现,他们便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分担“不少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这些发达国家意在(       
A.建立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机制B.实现印度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C.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D.构建公平公正的国家经济新秩序
2023-09-06更新 | 151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段测(一)历史试题
10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两伊战争(19801988年)之初,由于担心苏联乘机而入,美国表态“保持中立”,并申明愿与两伊改善关系,同时私下认为:“(它)对海湾地区的威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来巩固我们的安全地位。”因此,在战争之初美国便暗中扶植伊拉克,为其向美国购买军民“双重用途”的装备、技术提供便捷,以打击反美的伊朗政府。直到19823月,伊朗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时,美国与伊朗进行秘密接触,并默许伊朗通过第三国或美国的盟国获得武器及零配件。19824月,伊朗大举反攻,美国随后坚定了支持伊拉克的政策,并在“伊朗门事件"后得以加强。战争期间,双方竭力打击对方的经济目标,实行“经济消耗战"。据估计,战争中两伊共死亡约100万人,伤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亿美元,同时,在此过程中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得到巩固,历代统治者头痛的伊拉克国家构建和民族整合的难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战争结束后,两伊均未能实现自己初始的战争目标,并认识到武力并非输出革命的最佳途径。

“伊朗门事件”即1986年美国被曝以大批装备及有关伊拉克防御的军事情报换取在黎巴嫩真主党手中的美国人质获释。

——摘编自冀开运 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两伊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