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位于阿根廷东南端的南大西洋水域,距离英国本土约1.3万千米,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千米。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1982年3月,事态急转而下,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袭马岛,俘虏了岛上的英国驻军。3天内,英国发动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经过40多天激烈的海陆空战斗,阿根廷军队投降,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750名阿根廷士兵和236名英国士兵阵亡。

材料二   英、阿两国对马岛主权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主权的不确定而引起战争,所以主权争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许多人明确主张马岛主权应属于阿根廷;阿根廷学者博洛尼亚将争端追溯至殖民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不受限制的军人执政这一病态体制之下,军政府急需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发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指出阿根廷强烈的亲西方政策导致自己过高地估计了美国的重要性,所以在决定“侵略”时显得有恃无恐。尽管视角不同,但这些学者都认为这场战争从阿根廷方面来看是必定要发生的。

——摘编自赵万里《关于马岛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岛战争所带来的启示。
2 . 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催化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这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葡萄,还带来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南传地古印度的鬼子母神诃梨帝,都把石榴作为自己的圣物,而她们又都是生育女神。

                                                                             —摘编自李兰芳《地图上的中国史》

材料二   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战争的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逐渐丧失对中亚的控制。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参与国的合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介识,概述物种交流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美苏冷战产物的北约自成立至2010年先后进行了5次扩充,其扩充的基本轨迹是势力范围东移。美国有官员曾预言,北约和欧盟的扩大将分几个阶段推进,最终将产生一个欧洲联邦。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宣告自己取得了冷战胜利,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北约开始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7国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在失去比邻的波罗的海三国之后,乌克兰成了俄罗斯阻隔来自西方地缘政治压力的最后一道防线。乌克兰本身长期摇摆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从其自身考虑看,一是俄乌如果发生冲突,可能自身难保;二是乌克兰发展比较落后,想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北约不断东扩严重挤压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尽管莫斯科发出了不满和带有威胁意味的信号,但华盛顿却并不掩饰将继续扩张北约的计划。

——摘编自周琦《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之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不断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北约东扩产生的影响。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材料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4月发布的《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统计,美国是冷战结束后对外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2001--2011年,每年约有1.4万至11万名平民死于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2014--2016年,美国空袭伊拉克7258次,空袭叙利亚5828次,共导致约6000名平民死亡,并制造了生态灾难,致使伊拉克战后儿童出生缺陷率“惊人增加”。美国专家罗伯特·基欧汉所说:“强国总是寻求建立一种有利于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亚洲人口多,消费力强,资源丰富;中东位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接合地带,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亚洲和中东自然成为美国频繁发动战争的主要战场。

——摘编自袁源《上战后美国发动的十三场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发动对主权国家侵略战争的影响。

7 . 材料   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全面无私的援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1973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后,越南为谋求地区霸权不断挑起边境冲突,并大肆迫害、驱逐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1978年夏天,越南共产党四届四中全会竟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并叫嚣打败中国。19792月中旬,中央军委命令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对越军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我军连续打下同登、谅山、禄平、高平等20多个越南城镇和战略要地,使越南战略纵深门户洞开,给予越南侵略者以严厉的教训和惩罚。从35日至16日,我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张健国《新中国边境上的自卫还击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意义。
2022-05-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和平运动人士认为,现代武器的大规模屠杀后果,已经很难再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已不再属于政治行动的范畴。战争属于犯罪的范畴。1965年,加利福尼亚成立了一个“反对武器玩具”团体,他们利用广播和电视进行宣传,公布有关和平题材的电影和书籍名单,并在洛杉矶设立了一个以娱乐玩具交换武器玩具的中心。1985年,“加拿大非暴力行动联盟”呼吁对武器玩具进行联合抵制,得到教会、妇女、和平团体、儿童权利保护组织以及第三世界团体的广泛支持。同时,英国“和平誓约联合会”发起了一个反对为武器玩具做广告的请愿活动,提倡以娱乐型和传统型的玩具代替武器玩具。西德则禁止以二战中德国军事装备的模拟品作为玩具。

——摘编自沈善荣《论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奥地利记者克劳斯认为:“欧洲的各次战争都是由一些外交官引起的,他们先是对记者们撒谎,然后他们又相信了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打响了四场现代局部战争。在这四场战争中,舆论战作为信息化战争时期的一种作战模式,是达成国家战略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海湾战争中布什亲自签署过三项密令:授权全国舆论工具、情报机构、科研机构、某种心理战专家和东方学家拟订“特殊计划”,编造忽东忽西的“可靠消息”使伊军摸不透多国部队的具体计划与意图。2003年伊拉克战争,人们第一次可以收看战争的电视直播。交战双方也越来越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战争越来越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

——摘编自沈绿《美国舆论战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特点及策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舆论战在战争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17月,华约宣布解散,新独立的俄罗斯为谋求西方经济援助而从东欧地区收缩力量,使东欧地区出现"力量真空"的局面。同时,东欧各国由于内部民族、宗教等矛盾冲突及受到外部力量威胁等因素,希望得到北约确实的安全保障。19977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完成首轮东扩,将己方军事防线向东推进了700-900公里,逼近了俄罗斯的边界。

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灾祸帝国"已不存在,"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而西欧外交官则认为"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我们向成员国以外的国家证明了一种有用的东西"。

——摘编自《光明日报∶北约东扩是引爆乌克兰危机的罪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