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1947年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虚构钟面“世界末日钟”,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世界末日钟”的设立(       
A.真实再现了世界局势的变化B.标志着冷战局面的形成
C.强化了人们对核危机的警醒D.预示着人类命运的走向
2024-05-09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2 . 1991年8月,布什在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写的题为《世界新秩序》的序言中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中,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要发扬光大”。据此可知,美国意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B.与西方国家一起领导世界
C.保证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变D.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3 . 据《中国财经报》公布的数据,2017年,金砖五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经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3%;金砖国家国际贸易占世界国际贸易的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的比重从7%上升到12%,吸引外资的比重在2016年达到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发达国家仍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D.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最高
4 .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成为全球空气和碳污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可持续航空旅行、零排放的船舶,提倡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等方案在一些国家相继出台。这表明(     
A.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B.全球化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C.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合理性D.交通方式革命有利于全球化
5 . 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2021-12-21更新 | 390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利。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为恰当的是
A.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B.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2017-11-16更新 | 1013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据此可知(     
A.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B.中国很注重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C.中国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D.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
8 . 观察两幅图片,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       
A.战争瘟疫与环境污染B.局部战争与恐怖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霸权主义和恐怖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联合国为难民做出的努力,依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成立联合国难民署②确定“世界难民日”③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④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10 . 与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一些新兴国家戒备森严,不肯转让核心技术不同,中国“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致力于发展大国间战略性合作关系
C.开放合作以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D.通过南北对话促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