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重庆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经学者考据,商代甲骨文卜辞中“王臣”一词仅指在商都附近的商王私兵或为商王服务的人,而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和传世文献记录中,“王臣”的内涵扩展为周王之外所有的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王权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崩溃C.宗法分封的扩展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史载,西汉“侯(封侯)信坐(人名)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剥夺爵位),国除(收回封地)”;东汉“贫人负官重债,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劳作),债乃毕竟。”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A.注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B.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广泛具有契约平等观念D.借贷合约具备完整程序
2024-04-10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编的蒙学教材逐渐普及且无不渗透经学思想,士人幼习五经已趋普遍,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这一现象(     
A.展现了儒学传承的活力B.反映了官办教育的盛况
C.扭转了士族的清谈风尚D.阻遏了佛道学说的流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洛阳城市经济衰落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政治中心向北迁移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新高三零诊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虽然在元代,中央已设立了宣政院,统辖西藏全区,……(终)究不如清政府派遣官员、军队,对藏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外交等直接管理,更较有效。”清政府对西藏“更较有效”的直接管理是设立(       
A.理藩院B.办事大臣C.伊犁将军D.行都指挥使司
2024-04-0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晚清台湾产樟脑每石售价50元,利润达30%以上,行销日广,价值日增,西人甚爱。清廷于是将樟脑贸易改为官办,引发洋人“自由贸易”之争。1868年,英军开往安平港口,闽浙总督被迫渡台与英方订立《樟脑条约》,废除樟脑官办并进行赔偿。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派官办产业路线已趋破产B.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依附性
C.台湾地区近代化水平高于内地D.清朝政府主动适应国际规则
2024-03-21更新 | 20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为1894年《点石斋画报》绘制的《鸭绿江战胜图》。画报图像场面宏大,画面中日本军舰不堪一击,倾覆于海水里。图像配文中写到“倭奴死凶枕藉,伤者更不计其数,讵(难道)不足以伸天讨而快人心也哉!”该图反映了当时(     

A.清朝军队战果辉煌B.洋务运动效果显著
C.思想观念转型艰难D.媒体报道客观真实
2024-03-09更新 | 33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批孔批儒反传统过程中,一方面反对把原始儒学(孔孟)与后世儒学(宋明理学)截然划开,认为两者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儒学中的民本主义与近代西方民主主义是两回事。陈独秀这些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否定专制统治B.确立民主共和制C.传播启蒙思想D.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火线剧社”正式成立。该剧社隶属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演出剧目包括《查路条》《小哨兵》《血战磨河滩》《枪毙石友三》等。“火线剧社”常年在根据地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A.创新民族文化的宣传方式B.动员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
C.推动晋察冀边区文化建设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经济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是指苏南的苏州、无锡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方式。这两种经济模式(     
A.都是面向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B.都较为依靠基层政府力量大力扶持
C.都适应了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需求D.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成果
2023-01-25更新 | 31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罗马帝国征服殖民地的过程中,大量行省城市兴起。到2世纪时,几乎每一个行省城市都有类似罗马的比较正规的市政组织、公认的法律、剧场、竞技场、圆形剧场、公共图书馆、辩论和演讲使用的讲堂等。这一现象(     
A.有利于罗马公民法产生B.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C.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分裂D.体现了罗马文化的不断扩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2. 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
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
2022-06-23更新 | 490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对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的奠基B.在政治理论上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C.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2023-11-16更新 | 435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有学者指出:欧洲的优势在18世纪末变得明显起来,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发现难以抵抗侵略者,因为侵略者乘坐蒸汽船,带有抗疟疾的奎宁,装备钢枪钢炮。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医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历史发展
B.工业革命对欧洲殖民扩张的作用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
D.炮舰与廉价商品是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
2024-04-08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91年8月,布什在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写的题为《世界新秩序》的序言中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中,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要发扬光大”。据此可知,美国意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B.与西方国家一起领导世界
C.保证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变D.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大运河与元朝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京杭大运河在空间分布上与隋唐大运河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
2024-03-20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三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2023-06-13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零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于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是外来文化作用于思想启蒙的主要原因。概括上述材料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所采用的外来文化,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5
2
经济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世界史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西周的政治制度 单题
20.4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30.65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单题
4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5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6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70.6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80.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90.4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10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65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单题
120.4荷兰的殖民扩张单题
130.4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单题
14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50.4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水陆交通的变迁
170.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80.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启蒙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