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2023·山东·模拟预测
3 . 某学习小组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为主题,找到了关于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海湾战争大事记

1990年
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8月7日美国向海湾地区派出军队
8月31日联合国开始与伊拉克谈判
11月9日美国在海湾地区扩军一倍
1991年
1月16日“沙漠风暴”行动开始
1月17日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1月24日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发动地面攻势
4月11日海湾战争交战国实现正式停火

材料二:图片集

——以上均摘编自世纪图志编写组编写的《世纪图志》

(1)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
(2)材料二从怎样的视角拓展了我们对研究主题的认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0-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后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共产党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代: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为第一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为新的政党及其国家制度、领导人和意识形态,其研究视角往往打上冷战的烙印;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为第二代,学者们更加重视对精英政治、党的组织结构以及运作方式的研究,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范式开始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现了第三代学者,他们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主要课题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持久性和调适性。这期间,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分析范式,并对跨学科、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研究等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摘编自管永前《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基本范式》

材料二   


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趋势图

——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SSCI、A&HC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023-1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于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法国于1681年颁布的《海事法典》,对两国的航运业有推波助澜之功。在英法强劲的挑战之下,17世纪末期,荷兰日渐衰落,英法航运业及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英国逐步掌握了贸易主权,走上贸易帝国之道;而重商主义及其成果为18世纪法国的商业和欧洲大陆工业强国地位奠定了基础。17世纪末法国在海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过数场争霸战争后,在北美、中美洲以及非洲皆建立起了殖民地……最终英国于1763年彻底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

材料二   20171月,美国海军发布文件指出,美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我们的繁荣直接关系到美国海军提供的海洋自由。水面部队已经做好准备应对并击败从海盗到全副武装的非国家军事行为体,再到敌国海军的威胁。全球的竞争者会试图破坏海上机动自由,方式是海洋拒止技术的部署和扩散,包括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整合和分层传感器系统及瞄准网络、远程轰炸机、先进的战机、潜艇、鱼雷、先进综合防空系统、电子战、网络和太空技术,以及不对称战术。这些能力旨在提高与美国军队对抗的风险,对手的目的是削弱我们的朋友和盟国对我们前沿行动能力及意愿的信心。

——摘编自张昊译《水面部队战略:重返制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颁布海事法令的共同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海军战略的特点。
6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开始重新探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种种原因,寻找消除各种危机的良策,开拓促进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曾想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现代发展历史的新的经济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举措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中国向西方开放,最大的障碍是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隔绝。消除了这一障碍,也就为中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战略窗口,铺平了发展道路。

——摘编自戴鞍钢《邓小平与中国对外开放》

材料二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然而,全球化浪潮中国家主权的让位并没有实现西方世界的自由和繁荣,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痛、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危机使其至今仍在经济、政治方面徘徊不前。反观日本、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战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构建与融入全球化的有机结合,使得东亚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材料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就应该同时服务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这样才会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从国内来讲,就是要把我们过去长期是对外开放的边远地区和后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而使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得益于对外开放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全球来讲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可以说包括了全球最贫困、封闭、落后的地区和人口,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一个超级扶贫战略。

——摘编自龙永图《“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3-05-28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图中的反战标志流行于世界已有五十年历史,在欧美与可口可乐和耐克的商标一样有名。它源于海军旗语,由Nuclear Disarmament(核裁军)N"和“D”字母组成。


材料二   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理由是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评奖标准是颁发给那些为“取消或减少常备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反战标志出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为制止核战争所作出的努力。
2020-09-0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图2   习近平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
材料二   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各国的和谐相处,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钱其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目的。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新时期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2017-1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利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根据人教版历史教材改编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图一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过程。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处历史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世界怎样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
2016-1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郴州高三上期第一次教学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