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精神文明作为城市文化的内核,赋予了一座城市独特的城市面貌,塑造着一座城市鲜明的品牌特色,提升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品质,也为城市魅力的绽放增光添彩。

相关史实来源
四川彭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里,彭州籍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的家训、彭州实验小学校训、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的企业精神等均被雕刻在观赏石上,观赏石矗立在人工湖边;见贤苑和崇德林,分别展示着8名彭州近现代乡贤名人和12名“彭州榜样人物”的事迹:修身麻里,中国美协画家、彭州籍人物画家肖天智创作的12幅图文并茂的连环画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
成都文明网(2016年10月)
随着武汉市第二批8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的出炉,武汉市建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总数已达24个,其中以“友善”为主题的沙湖公园展示了20个琴园友善的故事,并推出了琴园大碗茶供市民免费饮用,建起了为市民提供使民服务的爱心驿站,供市民免费借阅图书的爱心书屋等
中国青年网(2017年5月)
佛山市三水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示范点16个,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6个,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性景观100多处,创新性制作手绘墙10万多平方米;此外,三水区还完成了6处红色地标的改造提升;市民走在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大型商超、服务窗口、景区景点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各类核心价值观标示、公益广告
南方新闻网(2020年9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12-18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教育部对法学课程安排做出统一要求,规定法学院(系)课程开设主要包括:苏联国家法、苏联国家与法权史、苏联刑法、人民民主国家法、土地法与集体农庄法、中国与苏联法院组织法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     
A.法制建设开始向制度化迈进B.法制建设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学教育重视吸收外来成果D.照搬苏联的法学高等教育体系
3 . 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平均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如2017年11月,何玉涛荣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如有图)。据此可知,这一活动(     
A.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促使公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D.重在提升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除了经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代表人民意志,也需要通过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来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之中,让国家治理反映人民意志。这一规定(     
A.构建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推动了新型政党关系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始终未能完成。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恢复民主法制,但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改革开放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性制定民法典的条件不成熟,只能“从批发改为零售”,根据轻重缓急,推出民事单行法,成熟一部推出一部。2002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鉴于民法典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有分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先制定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在条件成熟后以此为基础再研究制定一部完整的民法典。2020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摘编自徐隽《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民法典》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系统总结制度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编纂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编纂民法典,健全和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编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民法典制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时代我国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2022-07-23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80年前后,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发召开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负责全村的公共事务。村民委员会被写进1982年宪法。1998 年,我国正式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代替了10年前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表明(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B.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改革开放导致民主制度完善D.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7 .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中共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执政理念追求党政同责B.对依法治国认知的深入
C.积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D.开始践行法治国家理念
2022-05-31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校中的法学院系仿照苏联法学教育模式,规划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开设了《中国国家与法权通史》《国家与法权通史》《苏联国家与法权通史》及《政治学说史》等相关课程。这表明我国
A.法学教育有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B.法律教育为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法学建设重视吸收外来先进成果D.法律建设重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9 . 自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宪法修正案从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等方面做了巨大的调整。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新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A.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B.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D.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10 .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2021-10-12更新 | 1395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