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且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就种族、血缘而言,则华夷往往存在联系。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他认为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他认识到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怀化对方,增进民族情感,平息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摘编自李少玉《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2)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材料三   古代并无中华民族的名称,中华民族的提出是在清末,其时西方列强入侵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中华民族观念由此萌芽。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3)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出现的背景和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年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经济总量(亿元)
19523.757.89
197876.7323.78
201790628.884670.9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4)依据材料和所学,就“国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0-12-06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