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建交国数变化曲线图。该图反映出我国(     
A.外交成果深受国内国际局势的影响B.外交陷入低迷是由冷战结束所导致
C.外交政策制定由世界形势变化决定D.外交高峰均受“一边倒”方针的影响
2 .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材料二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国际法公认的源头。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庞大又具有多样性的法律体系。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但却不同于国内法,缺少国际立法机关、有强制管辖权的法院和集中组织起来的制裁等因素,故其有时能推进人类维护共同利益,有时受制于一些强大的国家而影响很小。

——摘编自刘丰任晓燕《刍议国际法之效力根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开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法效力的因素。
2024-02-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学习。这一变化(     
A.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B.完善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
C.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D.有助于第三世界和平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