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950年,周恩来总理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1999年,朱镕基总理对西部大开发作了宏观部署,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2个自治县都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上述举措有利于
A.推进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B.消除边疆与内地间的经济差距
C.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D.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2 . 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北越)和蒙古6国,不仅签订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而且交换了中尼边界协定批准书,还签订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经济援助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这些活动
A.表明中国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是对美苏冷战的挑战
C.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有利于缓和中苏关系
3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使聚居和杂居的民族都享受到了自治权利。据此可知,该制度
A.吸收了行省制度的优势B.使地方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
4 . 1950年至1954年,在中央决策部署下,宁夏有计划地培养、提拔干部:省县两级主要在职干部中吸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区级吸收农村党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注重培养提拔一批少数民族干部,除在行政系统干部中物色外,也可吸收当地民主人士和少数民族中思想进步的人士。这表明党中央
A.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
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022-01-03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是1962-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自费来华游客统计表(部分)。该表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
人数(单位:从约50约40012893915
所占外国来华游客总数比例5%39.8%53.3%87%

A.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调整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D.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2021-12-28更新 | 576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6 . 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A.民族地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B.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
C.各民族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7 . 1957年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D.联邦制不利于各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2021-11-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由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区;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由几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
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全新局面
2021-10-24更新 | 1415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寿县安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9 . 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2021-06-01更新 | 1920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昭君的故事见载于史书以来.她的形象引起历代文人的关注,咏怀王昭君成为文史领 域一个不朽的主题。

时间作者相关作品或论述
唐朝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 曲中论。
民国时期郭沫若“五四”以来,昭君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郭沫若在谈到自己的话剧《王 昭君》中的昭君形象时说:“王昭君这个女性我十分表示同情的就是她倔强的 性格……我从她这种倔强的性格中幻想出其倔强地反抗(汉)元帝的一幕来。”
中华人民共 和国时期翦伯赞“在大青山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 君墓。因为在蒙古人民心中.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象征 民族 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摘编自李利军《王昭君形象的文史变迁》


从以上材料信息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 据,表述清晰。)
2021-03-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