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将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并以压倒性多数票获得通过。
②一袭灰布中山装的周总理走上讲台,第一句说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说,虽然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客观存在,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③戴高乐总统向法国外交部下达指示:“从国际法的观点看,只有一个中国,而且所有中国人都这样认为。”
④中苏实现高级会晤,并指出:“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 . 该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得出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时期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新时期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缔结同盟。20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政策,构筑包括美国在内的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       
A.坚持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B.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务实灵活的基本特点
2023-06-21更新 | 34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2021-12-09更新 | 66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21-05-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
8 . 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 )
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
9 .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2016-11-27更新 | 19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