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将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并以压倒性多数票获得通过。
②一袭灰布中山装的周总理走上讲台,第一句说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说,虽然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客观存在,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③戴高乐总统向法国外交部下达指示:“从国际法的观点看,只有一个中国,而且所有中国人都这样认为。”
④中苏实现高级会晤,并指出:“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 . 该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得出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时期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新时期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缔结同盟。20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政策,构筑包括美国在内的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       
A.坚持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B.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务实灵活的基本特点
2023-06-21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21-05-18更新 | 1420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