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54年,中国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表述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亚非新兴国家。而是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为“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中间国家”等。对这些国家称呼的变化(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2023·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据此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
建交国家国家性质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缅甸社会主义
印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资本主义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初步实践
C.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宣告失败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
2023-05-10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外联合申遗(       
A.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复兴B.增进了国家间相互理解和认同
C.打开了世界贸易发展新格局D.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同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如表所示的称呼。
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
项目新称呼新称呼的标准
第一类“东方国家”“亚非国家”地理位置
第二类“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国家主权独立程度
第三类“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
上述调整(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3-04-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2年至1969年,为了对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和填补生产技术空白,我国先后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 项,累计用汇金额14.5亿美元。这反映出我国(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C.探索新的经济体制D.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
2023-03-22更新 | 39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模拟考精选(一)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与13个非洲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70年代,中国又同31个国家签订了同类协定。自1963年起,中国还向第三世界50多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累计派出医务人员1万多名。这体现了中国(     
A.合作共赢思想B.致力于非洲发展C.国际地位提升D.外交策略的转变
8 . 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2022-12-25更新 | 1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     
A.中法建交影响美国利益B.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
C.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正常化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10 . 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2022-01-12更新 | 149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