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这一过程(     
1922年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入我国政治生活,仿效苏联的经验,提出用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1931年在继续坚持民族自决权主张的同时,提出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主张。
1941年中国共产党虽然承认民族自决权,但反对各民族实行自决和分立,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唯一正确的民族政策”。
1949年《共同纲领》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一项国家制度。
A.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
C.体现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延续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2024-04-10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下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柱状图。该词使用频率的变化反映出(     
A.意识形态矛盾日益缓和B.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D.中国摒弃“一边倒”方针
2024-03-22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3 . 1963年,印尼发起并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团参加。周恩来总理在贺电中说:“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兴国家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对国家体育事务的操纵和垄断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     
A.全方位突破了美国的封锁B.加强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
C.旨在改善周边的政治局势D.直接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
2024-02-26更新 | 173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4 . 1980年初,中国首次派专家小组考察西方国家小水电建设。同年,水利部开启筹建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并于1981年在杭州正式成立。1978~1991年,有关部门组织兴建小水电援外工程水电站12座。这些做法(       
A.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B.改变了对外技术援助的方式
C.有利于全国电力的普及D.拓宽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
2023-04-08更新 | 52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云南、黑龙江、吉林、安徽、山西五省通用)-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辛丑条约》,1901年6月25日,克林德(德国驻华公使,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枪杀)碑在其被杀处开始建设;1918年11月13日克林德碑被北京民众拆毁;1919年克林德碑在中央公园由德国重建并改称“公理战胜碑”;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保卫和平牌坊”。克林德碑名字的演变反映了
A.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代理工具
B.近代中国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权利得以维护
2021-06-02更新 | 975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九)文综历史试题
6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思想,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观点的提出
A.有利于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B.是基于冷战格局下的战略思考
C.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D.有利于团结开展反帝反殖斗争
7 . 从1955年4力到1963年底,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增加了20个,除古巴外都是亚非国家。 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抗美援朝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万隆会议增进国际对中国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