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而制定的政策和选择的制度。由此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植根于
A.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B.古代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传承
C.中华民族文化从未间断的状况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2022-03-06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市属学校互助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在2017年 8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周年大会上,出席大会的中央代表团团长俞正声讲话指出,“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讲话中的“伟大创举”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2022-02-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本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中符合“一边倒”外交的是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B.旗帜鲜明地坚定维护社会主义阵营
C.团结广大的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D.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和特权
4 .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两国关系中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维护和拓展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这说明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A.意识形态B.国家利益C.经济实力D.对话机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内蒙古日报记述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的宣传画。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集中反映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
C.使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D.保证了内蒙古地区的长期稳定
6 .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活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日内瓦会议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7 . 1953年以后,我国政府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对各民族的历史来源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鉴别.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民族识别工作
A.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D.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
8 . 在《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评述》中提到了中国现今政治制度主要包含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制度、国防制度、外交制度、人口教育干部制度、“一国两制”制度、        10个方面。横线中应填写的是
A.国家主席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户籍管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9 .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2019-07-24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