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2022-01-12更新 | 149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2月)历史试题
2 . 1952年,全国共有36所高校设立俄语系。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缩小俄语教学规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29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同时,俄语专业硕士点得以建立。这些变化表明(     
A.人民教育体制逐渐建立B.国家关系影响外语教育
C.新中国外交正走向成熟D.俄语成为对外语言首选
2023-09-23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1年5月,赴北京和平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指该行为
A.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B.废除了西藏的农奴制度
C.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D.促进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4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2020-11-19更新 | 1258次组卷 | 8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创作于1962年的藏族题材人物画《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了一群藏族孩子盘坐在毡子上读书写字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A.义务教育普及塑造了时代新风B.绘画艺术彰显了浪漫主义风格
C.民主改革开启了藏族聚居区发展新篇D.西部开发缩小了儿童发展差距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经历了几个高潮,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A.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与英国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突破口在于重返联合国
C.中共十八大以来,走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提出亲诚惠容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7 . 有学者认为:“在朝鲜战争中,中国领导人虽然赢得了广大新独立国家甚至有力对手美国的敬重,但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从而使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该学者旨在说明朝鲜战争
A.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壮大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
C.推动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促进“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
8 . 1963年,印尼发起并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团参加。周恩来总理在贺电中说:“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兴国家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对国家体育事务的操纵和垄断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     
A.全方位突破了美国的封锁B.加强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
C.旨在改善周边的政治局势D.直接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
2024-02-26更新 | 17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学习。这一变化(     
A.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B.完善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
C.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D.有助于第三世界和平崛起
10 . 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